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湖北省保康县以84.36%的森林覆盖率构筑起鄂西北生态屏障,在总面积达32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群峰叠翠的山峦共同构成天然氧吧。全县海拔1100米以上的区域占比超七成,空气优良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可达11000个/立方厘米,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生态基底。随着郑渝高铁开通,这座曾"养在深闺"的山城正加速释放绿色价值,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量突破7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和28%,成为南襄盆地新兴康养目的地。
郑渝高铁保康站的开通将武汉至保康旅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配合高速与旅游专线构成"三网融合"体系,实现90分钟内通达所有核心景区。全县已形成以尧治河、九路寨等5个4A级景区为支点,联动23个森林康养试点的全域发展格局。旅游集散中心实时数据显示,仅官山世外茶源单日接待峰值便突破万人规模,"高铁+景区直通车"模式带动县域内年均游客量超7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占比提升至41%。
在海拔1200米的官山世外茶源,千亩茶园与森林木屋共同打造"云端疗愈空间"。游客可参与茶蒸盐浴、森林冥想等特色项目,通过中医汗法结合植物精粹实现肩颈调理,年服务超3万人次。冬季更具标志性的蜡梅谷景区,凭借20公里野生蜡梅群落形成独特景观带,其富含抗菌抗炎成分的花香成为芳香疗法重要载体。经检测,该区域蜡梅花粉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达普通品种2倍以上,支撑起"香雪海"IP衍生出精油萃取、玉石康养等多元产业链。
保康通过资源转化实现生态价值变现:歇马镇白竹村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智能民宿,最高年分红达5万元/户;尧治河废弃矿洞变身沉浸式地质博物馆,带动景区二次消费增长27%。全县森林康养民宿突破420家,其中国家级甲级民宿蜡梅谷自寨年接待高端客群超万人次。以"彭祖养生宴"为代表的药膳食疗体系,将茯苓、天麻等道地药材融入餐饮场景,相关产品线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蜡梅精油产业链更实现从原料采集到电商销售的闭环运营,2024年销售额达1580万元。
作为"全国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县"和"中国天然氧吧",保康通过省级药食同源示范基地认证等举措完善产业标准。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康养基地1个、省级以上试点23个,形成保健养生、康复疗养、研学旅游等六大产品体系。未来将以"四季皆可游、全域能康养"为目标,计划新增森林步道50公里,并推动蜡梅谷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持续放大"楚源保康"品牌效应。
结语
从深山秘境到康养高地,保康以生态为底色,交通为动脉,业态创新为引擎,在三年内实现旅游经济规模翻番。通过构建"资源-产品-市场"转化闭环,这座鄂西北小城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持续增值的"白银资本",书写着山区县域依托特色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本。2025年随着更多康养项目落地,其全域发展蓝图将持续向纵深推进,在大别山生态经济带中绽放独特光彩。
更多白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白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