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市场监管总局于近日正式发布《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该文件旨在系统规范医疗广告市场秩序,回应社会关切的医美乱象、虚假宣传等问题。通过明确执法边界与处罚标准,此次新规将有效遏制医疗领域违规广告行为,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透明的服务环境。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疗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工作指南》首次对医疗广告监管执法的核心原则进行系统性界定,要求执法人员严格遵循依法行政、过罚相当等法治精神。针对不同违法情形设置了差异化处理机制:对于轻微违规且及时整改的情况可不予处罚;对利用未成年人作为宣传对象、制造容貌焦虑的医美广告则明确从重处罚条款。此举既体现执法温度,又强化了重点领域震慑效应。
文件特别强调要严查针对未成年人的医疗美容广告及夸大诊疗效果的虚假宣传行为。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最安全”“最佳效果”等绝对化用语,并细化了此类广告适用《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虚假宣传条款的具体情形。据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医美类投诉同比激增47%,新规将直接回应这一社会痛点。
指南首次明确互联网平台需建立医疗广告审核"双随机"抽查制度,要求其设置违法广告一键举报通道并定期公示处置结果。同时重申对涉及医疗欺诈、非法行医等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必须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形成行政执法与刑事打击的协同效应。
市场监管总局在政策制定中坚持"放管服"改革导向,通过负面清单管理、合规指引等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数据显示,规范医疗广告市场后,2022年医疗机构合法广告投放量提升18%,投诉率下降34%。这种刚柔并济的监管模式既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留足空间。
此次新规标志着我国医疗广告治理进入精细化阶段,通过制度创新解决顽疾的同时,为构建诚信医疗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指南落地实施,医疗行业的合规成本将显著降低,而违法经营者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最终实现监管效能与产业活力的双赢局面。
更多医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