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鲜冻猪肉价差收窄与市场供需格局演变(20242025年)

国内鲜冻猪肉价差收窄与市场供需格局演变(20242025年)

2025-05-16 10:30:1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肉类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但2024年下半年以来的鲜冻猪肉价格波动引发行业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二号肉鲜品与冻品价差已收窄至0.65元/公斤,四号肉价差不足1元/公斤,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特征。这一变化既受短期政策调整影响,也反映行业库存管理与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层转变。

  一、鲜冻猪肉价差持续收窄的市场表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猪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4年9月以来,国内二号肉和四号肉价格同步走低,但冻品跌幅显著小于鲜品。截至2025年5月15日,国产冻品二号肉均价22.06元/公斤,较年初仅跌1.89%;而鲜品二号肉均价22.71元/公斤,跌幅达4.49%。四号肉价差收窄更为明显,鲜冻价差同比缩小超七成。这种收敛趋势在淡季特征显著的肉类市场中尤为突出,反映出产业链上下游定价机制的深度调整。

  二、支撑冻品价格的核心因素分析

  (一)屠宰企业库存压力缓解强化挺价动力

  数据显示,样本屠宰企业的冻品库容率已从2023年同期的35.56%降至2025年5月的18.93%,创下近年新低。低库存背景下,企业主动控制冻品出货节奏,在鲜品价格持续承压时仍维持冻品报价稳定。这种策略既避免了低价抛售导致利润缩水,也为后续市场波动预留了操作空间。

  (二)进口成本上升推动国产替代效应

  2024年34月我国对部分猪肉制品临时性提高关税后,进口冻肉价格涨幅达17%。受此影响,国产冻品与进口产品的价差从年初的每公斤5元以上缩至不足2元,甚至出现局部倒挂现象。餐饮、食品加工企业为降低成本,采购国产冻品的比例提升约15%,直接支撑了国内冻品市场的需求基础。

  三、未来供需双弱格局的形成逻辑

  (一)供应端主动入库意愿持续低迷

  从成本角度分析,2025年25月生猪价格维持在14.5115.09元/公斤区间,远高于企业设定的冻品入库成本上限。尽管处于传统备货季,但屠宰企业在35月仅被动增加社会库存约3个百分点。展望下半年,68月原料成本难降、四季度存储周期过长等因素叠加,预计全年冻品库容率难以突破20%警戒线。

  (二)需求端面临鲜品替代与消费分流双重压力

  终端消费数据显示,鲜品猪肉因失水率低(较冻品少3%)、价格更优等特性获得下游青睐,餐饮企业在团餐采购中鲜品占比提升至68%。同时,前期转移至社会渠道的冻品库存约12万吨,导致经销商补货趋于谨慎。供需两端共同作用下,预计年内冻品交易量同比将下降10%15%。

  四、市场走势与核心结论

  综合当前数据与行业动态,未来8个月国内冻猪肉行情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供应端库存低位支撑价格跌幅有限,但消费需求疲软抑制上涨空间;鲜冻价差可能进一步收窄至每公斤0.3元以内,产业链利润分配将向屠宰环节倾斜。建议企业关注79月消费旺季前的短期交易机会,同时警惕四季度进口产品季节性回流带来的竞争压力。

  (数据来源:行业监测系统及历史价格库)

更多猪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猪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