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环保与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持续拓展。近日,中工国际宣布将投资建设一座日处理1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该项目不仅体现了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的创新实践,也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整合技术优势与海外运营经验,这一项目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环保能源合作的新标杆。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发电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工国际计划在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市建设的日处理垃圾1500吨焚烧发电厂,标志着其海外环保业务的进一步延伸。项目总投资额达1.78亿美元,将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生态价值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设立持股85%的运营实体。项目周期包含2年建设期与30年运营期,收入来源涵盖垃圾处理费及电力销售收入。目前该计划已获董事会批准,正推进相关政府备案手续。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工国际深耕工程承包与投资运营领域近二十年,业务覆盖全球60余国。其注册资本逾12.37亿元,员工规模达4055人,并通过32家子公司拓展多元化产业链。公司近年营收稳步增长,2022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7.17亿、123.65亿及122.08亿元,归母净利润保持在3.34亿至3.61亿元区间,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此次环保项目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技术优势。
尽管公司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呈现温和上升趋势(2022年49.21%至2024年51.97%),但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然而,海外项目常伴随地缘政治、汇率波动及运营合规等挑战,天眼查数据显示企业累计存在超3000条关联风险提示,需在项目推进中强化风控管理。同时,长达30年的运营周期对技术维护与市场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契合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改善环境卫生及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战略需求。通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万吨,同时满足当地30万居民的电力需求。这不仅推动了企业海外环保业务的增长曲线,更彰显了中国在绿色技术输出方面的国际担当。
总结
中工国际乌兹别克斯坦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启动,体现了其在全球化进程中把握环保能源机遇的战略眼光。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在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未来随着项目落地运营,有望形成可复制的海外投资模式,在助力企业业绩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绿色合作纽带。
更多发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发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