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0日
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城市更新行动,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攻坚,通过系统性改造和智慧化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在“十四五”规划引领下,相关部门围绕市政管网、排水防涝、人居环境等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关键举措,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城市地下管网的安全与效能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基础。截至当前,我国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有效消除易涝积水点4800个。超过半数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启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通过加装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对供水、燃气等系统的实时监测预警。例如,排水防涝体系的完善显著提升了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则进一步优化了管线管理效率,为城市筑起多重安全屏障。
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城市交通网络与生态治理同步推进。五年间建成56.4万公里城市道路及1.1万公里轨道交通,构建起多层次出行体系;海绵城市建设加速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污水管网覆盖率显著提高。同时,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深化,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使城市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需求更加协调统一。
下一步工作将围绕“里子工程”和安全韧性持续发力:一是加速推进燃气、供水等地下管网的智能化改造,因地制宜建设综合管廊;二是通过排水防涝提升工程和城镇燃气专项整治,构建全域覆盖的风险防控网络;三是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并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这些措施将推动城市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治理”,实现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的提质增效。
总结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在市政设施更新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既夯实了安全发展根基,又为居民创造了更优的生活空间。未来通过智慧化、系统化的持续建设,将进一步释放城市潜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更多住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住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