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背景下,区域物流体系的优化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5月19日,随着满载工业线材的货轮从韶关北江国际码头启程直航香港,一条连接粤北与港澳的高效水路运输通道正式贯通,标志着区域物流模式升级迈入新阶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水运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此前,中南股份销往港澳地区的钢材产品需依赖“汽海联运”或“江海联运”,存在运输周期长、成本高、价格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整合市场资源并创新运输模式,“水运直航”线路的开通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此次首趟货轮满载1100吨工业线材直达香港,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更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负担。
中南股份通过优化物流路径设计,“水运直航”模式将单吨物流费用减少60元以上。这一成果源于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精准把控——从码头调度效率提升到航线规划的科学化,企业实现了运输成本与交付时效的双重突破。数据显示,新路线较传统方式节省近30%的时间,为产品在港澳市场的竞争提供了关键优势。
作为韶关市与广州港集团合作的重点项目,北江港凭借其综合性公共港口定位及“生态优先、绿色智慧”的建设理念,成为粤北地区规模最大内河港口。自2024年7月开港以来,该码头通过持续优化与船方、货主的协作机制,逐步形成高效稳定的运营体系。此次直航成功验证了其作为大湾区水运枢纽的功能,为未来更多货物经由北江直达港澳奠定了基础。
“水运直航”的推广不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契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相较于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的碳排放量可减少约70%,有效缓解道路运输压力并降低能耗。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为粤北地区大宗货物外运提供了新范式,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多层次物流网络注入活力。
总结: 北江港直航港澳航线的开通,标志着区域物流体系在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中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整合水路资源、优化运输路径,该模式不仅强化了粤北与港澳的经济联动,更推动了大湾区供应链效率提升和低碳化发展。随着港口运营能力持续增强,“水运直航”有望成为连接内陆与沿海的重要纽带,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更多水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水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