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6日,美团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达865.6亿元,同比增长18.1%,但市场对其高佣金模式的争议持续发酵。随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外卖平台与餐饮商家间的博弈进一步升级。本文将从数据角度解析美团业绩表现、行业竞争态势及政策监管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餐饮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美团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本地商业营收643.24亿元,同比增长17.75%,其中配送服务收入257.23亿元、佣金收入240.51亿元、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18.6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三项合计占全国餐饮行业总收入的4.58%(同期全国餐饮收入为14027亿元),且增速显著高于餐饮业整体4.7%的增长率。这一数据凸显了平台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但也引发对商家利润空间挤压的担忧。
美团一季度销售净利润率达11.62%,远超同行水平——以某新入局的电商平台为例,其同期毛利率仅15.89%,净利率不足4%。而餐饮业整体利润更趋薄利化:北京、上海等地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利润率分别低至0.56%和1.91%。高佣金叠加商家促销成本,进一步压缩了行业生存空间。部分商户反馈实际支付费率超20%,甚至叠加配送费后接近30%,与平台宣称的6%-8%技术服务费存在显著差距。
美团自二季度起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养老保险补贴。按全国月均有单骑手336万人测算,若以最低标准每人每月800元计算,年度社保成本将超320亿元。尽管新业务亏损收窄至23亿元,但人力成本上升或对利润率形成持续压力。此前依赖外包规避社保的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平衡社会责任与盈利能力成为关键挑战。
5月25日发布的《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直指高佣金、抽成问题,并要求平台规范信息服务费等收费项目。此前海南、山东等地已约谈美团,针对食品安全及资质审核等问题整改。政策风向表明,平台需在盈利与社会责任间寻求平衡,未来费率调整或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变量。
总结:增长背后的隐忧与行业重构
美团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商业化能力持续增强,但高佣金模式引发的争议、骑手成本压力及政策监管趋严,共同构成未来发展风险。餐饮业微利化背景下,平台需在提升效率与保障商家利益间寻找新平衡点。随着合规要求升级和竞争加剧,外卖行业或将迎来服务模式重构期,利润率面临重新分配的挑战。
更多餐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餐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