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基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持续优化,通过强化抽检监测、风险预警和精准帮扶等举措,食品行业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5年6月,全国食品抽检合格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但中小企业的技术短板仍需系统性突破。在此背景下,技术帮扶模式的深化推广正成为推动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以"检管结合"为核心,通过全国统一部署的抽检计划精准锁定风险点。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市场监管部门已完成食品抽检超180万批次,不合格发现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针对问题企业建立"排查-整改-帮扶"闭环机制,在确保整改到位的同时,技术专家团队主动下沉一线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监管+服务"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执法中"一罚了之"的局限性。
针对占食品生产企业总量70%以上的中小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实施"一企一策"技术帮扶工程。2025年1-6月已累计服务企业1.1万家次,重点解决微生物污染控制、添加剂使用规范等高频问题。例如在糕点行业推广HACCP体系应用,在乳制品领域开展工艺参数优化培训,使受助企业的食品安全自查合格率提升至93%。这种"授人以渔"的帮扶模式,不仅降低企业整改成本,更提升了全行业的质量保障能力。
展望2025年及未来五年,食品安全治理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智能检测技术加速普及,区块链溯源系统覆盖80%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二是"双随机+信用分级"监管模式全面推广,实现精准化资源调配;三是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率突破65%。在此过程中,技术帮扶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总结而言,在"严监管、强服务"的政策导向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通过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共治的新格局,不仅有效遏制了系统性风险,更激发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需进一步扩大技术帮扶覆盖面,完善长效保障机制,为守护百姓"舌尖安全"筑牢科技防线,推动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迈上新台阶。
更多食品安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食品安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