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支撑下的燃气安全治理新图景
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国特种设备总量已达2325.6万台。在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其中,城镇燃气作为高风险领域,通过系统性整治行动和创新监管手段,在隐患排查、应急响应及技术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在用特种设备数量较去年增长明显。截至最新统计,全国电梯保有量超千万台,锅炉、压力容器等涉及能源供应的关键设备规模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市场监管系统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城镇燃气安全整治这一核心领域,开展“电梯安全筑底”“锅炉安全提升”等专项行动。通过强化风险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舆情分级报送制度,有效防范重大风险扩散。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累计发出“三书一函”(督办通知书、警示告知书等)2.2万份,针对燃气领域突出问题形成高压监管态势。在电梯安全方面,首次实施召回规则,督促企业主动召回6818台存在隐患的设备;同时排查非法电梯6.9万台,从源头阻断风险传导路径。
锅炉治理方面,重点打击“大容小标”违规行为,查处问题锅炉1065台,并对1223台超期未检锅炉实施强制整改。针对化工企业燃气使用安全,累计检查4.89万家企业,推动解决隐患问题2.74万项,有效遏制了因设备老化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苗头。
在燃气领域违法案件查办中,市场监管系统展现从严从快态势。截至上半年,全国累计查处城镇燃气安全违法案件2万件,并选取1450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形成警示效应。通过“城市燃气管道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监管部门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管网运行状态,动态评估风险等级,将传统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防。
2025年数据表明,我国特种设备及燃气领域安全管理已进入精细化阶段。下一阶段需重点关注以下方向:一是深化“隐患动态清零”机制,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风险预警精准度;二是扩大特种设备召回制度覆盖面,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加速老旧燃气设施更新改造,推广安全自闭阀、智能监测等新技术应用。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并举,逐步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型。
总结
2025年上半年的监管实践表明,在高压整治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我国燃气及相关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压实各方责任,并通过法规完善和产业协同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为保障公共安全、促进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更多燃气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燃气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