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港口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战略价值持续攀升。在拉美地区,秘鲁钱凯港的崛起正成为区域物流革命的关键节点。这座由中国资本深度参与建设的深水良港,在即将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全球舞台,其运营效率与商业潜力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港口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位于秘鲁利马北部78公里处的钱凯湾内,这座天然深水港口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备受瞩目。中远海运集团通过控股60%股权主导开发的首期项目总投资达12.98亿美元,建成包含4个泊位(含2个集装箱泊位)的现代化码头群。设计年吞吐能力初期为100万TEU集装箱、600万吨散杂货及16万辆汽车,远期规划将提升至150万TEU集装箱,彰显其作为南美西岸核心物流节点的战略地位。
钱凯港通过"远洋干线+区域支线+内陆通道"三维体系重构贸易路径。其直航上海航线将运输时间压缩至23天,较传统路线节省10天及超过20%物流成本。截至2025年6月,该港口已开通达飞海运等国际航运巨头的3条干线及区域支线网络,并依托550辆拖车构建陆运网络,实现南美西岸多国货物集散。数据显示,钱凯港4-5月单月进口额突破1亿美元,2025年前五月外贸总额超7.77亿美元,印证其作为区域物流中枢的运营效能。
中国与秘鲁连续十年保持最大贸易伙伴关系,在钱凯港全面投入运营后,这种纽带持续强化。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达397.58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的家电、汽车等商品通过该港口加速进入南美市场;反向物流则推动秘鲁蓝莓(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牛油果等农产品以更低成本进入亚洲消费市场。港口整合的三大分拨中心(汽车、大宗商品、冷藏货)及PDI服务中心,构建起"港口+仓储+配送"全产业链服务,直接带动中秘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
钱凯港项目不仅体现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的战略布局,更预示着南美物流体系升级方向。其运营数据显示,港口每标准箱综合能耗较传统码头降低18%,智能装卸系统使泊位周转效率提升25%。随着2025年6月正式获得运营许可,该港口未来三年有望实现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15%,并吸引更多国际航运企业入驻。这种"基建先行-产业集聚-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模式,为全球新兴市场港口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综上所述,钱凯港作为中资参与打造的南美门户港,在降低跨境物流成本、优化区域贸易结构方面已显现显著成效。其运营数据与商业价值印证了港口投资对经济辐射的核心作用,而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布局更预示着未来全球港口行业向绿色高效发展的新趋势。随着该港口在进博会的亮相,中拉经贸合作将迎来新的增长极,进一步巩固亚太-南美物流通道的战略地位。
更多港口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港口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