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财报披露接近尾声,资本市场对机构投资者动向的关注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已披露半年报的1600多家上市公司中,保险资金在二季度显著调整了权益配置方向:新进入120余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并对260余家公司实施增持操作。化工行业作为关键布局领域,在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驱动下成为险资加仓重点,折射出产业资本对未来经济周期的判断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工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从持仓结构看,保险资金对化工行业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二季度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的企业中,化工行业占13%(约16家),成为仅次于机械、电气设备的第三大热门领域。例如云天化、东睦股份等企业均首次迎来险资入驻。这一选择既反映行业技术突破带来的估值修复预期,也与上半年化工品价格企稳回升、细分赛道如新材料研发加速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
在260余家获险资增持的上市公司中,化工领域占比近18%(约47家),其中西部矿业、中煤能源等资源型企业和晶盛机电、湘电股份等技术密集型企业均获得重点加仓。数据显示,华菱钢铁因信泰人寿举牌引发市场关注,其背后的逻辑在于传统化工冶金行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的盈利能力,与新能源电池材料需求增长形成共振效应。
面对利率低位环境及负债端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31%(2025年上半年全行业原保险保费约3.74万亿元),保险机构普遍采用"哑铃策略"应对市场波动。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险资股票持仓规模达3.07万亿元,较一季度增长8.92%,其中:
据市场分析模型推演,若维持当前保费增速(预计全年6万亿元),下半年保险资金增量入市规模或超3100亿元。其中,化工及相关产业链料将承接约25%的资金比例——既受益于"资产荒"环境下高股息资产的稀缺性溢价,也因半导体材料、碳中和相关技术突破带来的成长弹性。
结论
2025年二季度险资持仓数据清晰勾勒出化工行业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基础化工凭借稳定现金流与分红能力成为防御型配置首选;另一方面,新材料研发、绿色工艺升级等技术特点推动高增长细分领域获得增量资金加持。随着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占比提升至历史高位(预计全年增加2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在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双向互动中将持续释放价值潜力。当前时点下,险资"哑铃型"配置策略既是对行业周期波动的理性回应,也为投资者挖掘结构性机会提供了重要参考坐标。
更多化工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化工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