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短期内不会形成境外上市潮

市场短期内不会形成境外上市潮

2013-01-01 13:27:48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2012年,境内外资本市场同时遭遇“寒流”,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活跃度较前年大幅下滑。1月8日,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2012年,中国沪深股市首次上市融资(IPO)仅有155宗,比2011年下降45%;融资额为1083亿元,同比下降62%。而在境外,中国企业频频推迟在香港资本市场的上市计划,企业青睐的上市阵地美国市场也近乎“绝收”,仅有2家中国企业成功赴美IPO。虽然有6家中国企业登陆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但是融资规模较低,6笔IPO仅合计融资1.05亿美元。

  最新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额和上市数量双双大幅下滑,仅有47家中国企业在海外5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98.42亿美元,分别仅为2011年海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的62.7%和55.3%。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上市融资梦似乎更加遥不可及。为了解决难题,各层面一直在努力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012年12月末,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简称《指引》),并已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指引》取消了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一些条件和前置程序,降低了境外直接上市的门槛,精简了申请文件,简化了审核程序,提高了审核效率,并将进一步解决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遇到的难点问题,为境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到境外市场直接上市融资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我们了解到,《指引》对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不再设定关于企业规模、盈利、筹资额方面的条件,取消了“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的“456”门槛,只要求拟赴境外上市的企业符合境外上市地的相关要求即可。这将使中小企业的境外融资道路更加畅通,尤其是为中小企业打开一扇融资的大门。

  据悉,1999年的《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的通知》曾对促进境内大中型企业境外上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个通知也限制了很多中小企业到境外上市的需求,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只好通过“红筹模式”实现境外上市,也就是内地公司将境内资产以换股等形式转移至在境外注册公司,通过境外公司持有境内资产,由此带来了种种问题。本次降低门槛,也为今后避免这些问题疏通了渠道。

  华寅会计师事务所副总经理葛云虎认为,证监会取消“456”门槛,很多中小企业将可以直接上市,不用再曲线上市,尤其不用再改变注册地,辗转到境外上市。这将会满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不仅如此,有研究报告称,企业境外上市不仅能够有效克服融资约束,还能改善财务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价值。

  在此情况下,多家券商预计,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境外上市。

  不过,境外上市门槛虽然相对较低,但对于企业的持续监管要求更严,企业为此付出的成本也可能更高。一旦企业出现不诚信,面对的惩罚也将更加严苛。2012年,中国概念股在美国遭遇的诚信危机已经给业界敲响了警钟。

  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压性和较高的素质,门槛的放宽并不意味着谋求境外上市的企业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赴境外上市企业仍要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上市的标准只是一个参照物,只有自身发展良好才能在境外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葛云虎也指出,虽然取消了“456”门槛,但中小企业境外上市仍存在成本较高、会计准则、法律以及自身业务性质等客观制约,因此,短期内不会形成境外上市潮。

更多上市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上市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上市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