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车企聚焦无人驾驶技术 未来五年或有研发突破

车企聚焦无人驾驶技术 未来五年或有研发突破

2014-01-02 09:49:59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随着“驾驶”概念的重新定义,汽车行业的革命号角再次吹响。

  12月6日,在第七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上,由广汽集团设计的无人驾驶汽车获得了首次亮相,这部车型在国内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尚属首例。这款车型的发布展示了国内自主品牌在前瞻性技术研发的决心,誓与走在技术前端的国外车企们看齐。

车企聚焦无人驾驶技术 未来五年或有研发突破

  除了车企聚焦无人驾驶技术之外,IT行业巨头近年也将目光专注于这一领域。今年5月,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在美国Code大会现场,亦发布了由谷歌研制 的最新无人驾驶汽车的原型。此外,国内互联网巨头百度也卷入了该领域,据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百度的无人驾驶项目正处于秘密研发阶段。

  “未来五年至十年,无人驾驶汽车或将进入消费者普及期,行业关注度将不断提升,相关汽车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宇博智业研究机如此预测。

  无人驾驶概念各家不一

  无人驾驶汽车虽是汽车领域里颇具前沿的概念,却并不是一项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早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便已率先开展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

  根据资料,无人驾驶汽车的前身被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是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我国在未来的某一天,无人驾驶技 术得以实现,将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再靠方向盘、刹车系统、油门来控制车辆,取而代之的是GPS、传感器及摄像头图像处理装置。

  因此,可以预见,无人驾驶汽车必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加入这一市场争夺战的,不光是奔驰、奥迪、丰田、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国外汽车制造商, 国内自主车企如一汽、上汽、广汽、吉利以及比亚迪等也都早已进军该领域……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哪家强?有专家表示,国外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一 个阶段。

  就在各大车企和IT公司陆续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的时候,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长期以来并未形成统一的解释。

  沃尔沃公司在去年推出的“Drive Me”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其定义为:汽车可以完成所有驾车操作,并且汽车能够在不需要司机的帮助下自行停靠。此项目更加侧重于下一代民用汽车、交通体系的构建,在解决方案上注意成本控制,以实现从司机驾驶到自动驾驶的平稳过渡。

  与之相比,谷歌的无人驾驶项目则更偏向于技术探索,从民用的角度而言,谷歌的技术尚离不开汽车制造商合作伙伴。

  国内研发机构对无人驾驶技术又是如何定义的呢?据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凯介绍,百度研究院将无人驾驶研发项目分为三个模块:感知、决策和控制。百度目前主攻的,是对于环境数据的感知。

  “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能去感知路面,去自动学习,越变越聪明,这正是百度的优势所在。”据余凯介绍,百度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车企关心的传感器小型化、智能化、低功效而展开,“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无人驾驶技术才能真正飞进寻常百姓家。

  正是带着这种对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冀盼,9月15日,百度与宝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在中国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技术的研究。双方表示均有信心在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结束后,研发出可在中国复杂道路环境下行驶的、真正智能的高度自动化驾驶车型。

  未来5年或将有新突破

  有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着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传感器不断出现,全球的汽车制造商正重新定义驾驶员的概念,无人驾驶汽车所需要的技术已经基本具备。

  甚至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未来五年至十年,无人驾驶汽车或将进入消费者普及开始期,行业关注度将不断提升,相关汽车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无人驾驶技术在短期内的可操作性。

  据了解,无人驾驶汽车的产业链除了汽车制造,还包括激光雷达、光学照相机、线路、计算机硬件、软件、地图、连接与应用等行业。因此,受时机、价位、商业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路径还不明朗。

  有业内人士认为,无人驾驶技术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相关研究单位主要是一些高校和软件公司。目前,无人驾驶主要通过“GPS导航 视觉导航”的方式实现,主要的研发难点在于自主性和图像识别,其中包括对速度、准确度的识别。

  “国外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比国内要领先一个阶段。”据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高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图像识别阶段,自主性程度比较低,距离商业 应用还有比较远的距离。而在国外,高校实验室研发的自主导航系统已经可以控制摩托车在树林里穿行,实现自主停放汽车。同时,该业内人士介绍,谷歌无人驾驶 汽车一共记录的里程数据已经达到了70万英里。“无人驾驶技术走在国际前列的还当属谷歌这些科技巨头。”

  “无人驾驶技术离商业化应用还有一些距离。”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无人驾驶技术还要面对大众的质疑。因此,无人驾驶真正走向民用,路还很长。

  “以我国为例,国内现在的车联网环境下,再加上国内民众不太规范的交通参与习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有相关人士在汽车论坛中如此表示。

更多汽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