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导航仪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导航仪行业政策分析

2015年我国导航仪行业政策分析

2015-07-17 15:10:1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政策扶持及资金环境的改善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特别成立华大半导体公司,做为半导体业务的统一营运平台,藉由将集团内相关IC设计公司纳入华大半导体旗下,以进一步发挥各子公司之间的合纵连横之效。

  其中,北京中电华大更挟着在智慧卡晶片设计累积10余年的丰富经验;进军导航卫星产业领域,且将在2015年领先业界量产整合基带及射频的北斗多模相容GNSS定位系统单晶片(SoC)。

2015年我国导航仪政策及环境分析

  智慧卡创佳绩卫星导航为下一波高峰

  “我们在智慧卡领域做到顶尖后,开始积极布局下一个能带领公司再度迈向高成长的目标,”董浩然进一步指出,“几经评估,我们认为卫星导航产业将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领域,毕竟人类对于导航定位的需求只会持续增加,且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卫星导航都会是室外定位的主要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资料来看,GSA统计自2012年起,全球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开始规模增长,增至1,500亿欧元,预计2022年市场达到2,500亿欧元。

  导航仪深度研究报告显示,就大陆的卫星导航市场来看,北斗系统的发展为大陆导航产业规模带来了庞大的成长空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据了解,在未来5年内,北斗系统将实现全球区域覆盖,从南美到北极、从阿根廷到瑞典,北斗地面跟踪站相继建成,整个系统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以及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而2015年正是北斗走向全球的元年,大陆卫星产业开启全球化模式。

  此外,北斗系统在大陆的导航精度将达到2.5米,超过GPS。一般预期随着北斗精度的提升,导航装置将随之升级,国防应用及民用市场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大陆导航市场中,国防和行业应用市场占20%,大众消费市场占80%。随着北斗系统的发展,大陆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在2013年产业规模已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大陆卫星导航定位市场,2020年预计将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北斗系统全球化推动庞大商机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与大陆当局的强力推动有莫大关系。由于卫星导航所涉及的层面极广,攸关国家发展,因此大陆相关部门从2012年至2013年间已开始逐步加强对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支持,陆续推出一系列系统性产业扶持政策。

  其中包括201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科技部于2012年9月制定并发布《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规划北斗导航产业的目标、任务。

  有鉴于北斗系统的前景可观,以及整体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电华大((HED)视卫星导航为有助公司成长再攀高峰的关键产业,于是,挟着在智慧卡累积十余年的IC设计经验,再加上于2013年透过并购策略引进优秀导航技术团队,中电华大(HED)正式进军卫星导航产业,投入北斗卫星导航晶片设计,且预计于今年(2015)便能率先量产整合基带及射频晶片的系统单晶片(SoC)产品。“目前推出北斗多模相容GNSS定位晶片的公司不只我们,但是我们将是正式量产单晶片产品的第一家公司。”董浩然强调。

  大陆的卫星导航市场庞大,消费性需求占其中的8成,然而截至目前为止,这个市场大部分由GPS占据,导航终端大部分都是使用GPS晶片,约占大陆导航市场的95%以上。而北斗系统之所以无法进一步突破市场,与导航晶片及终端的价格有很大关系。

  “北斗终端若要普及,则在体积、成本、性能及功耗方面都需进一步改善,而具有决定性作用则是北斗导航晶片,”董浩然认为目前大陆北斗导航晶片的性价比未臻理想,正是导致北斗产业推广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以后进者的姿态进入卫星导航产业,中电华大(HED)的首要目标就是研发设计出性价比高的北斗导航晶片。

  高性价比是关键2015年量产单晶片产品

  “大陆其他早先投入北斗导航晶片的业者,发展至今可能都已有10年以上的历史,”董浩然分享他对竞争对手的观察指出,“但由于之前的市场进展缓慢,因此相对而言,这些先行者已出现疲态,在最新技术及资金的掌握上未必占有优势,而中电华大(HED)一开始就是以最先进的技术投入,因此能在性价比的要求上有所突破。”

  事实上,在2013年,中电华大(HED)已推出第一款导航晶片,2014年接续推出北斗多模相容GNSSSoC定位晶片。根据中电华大(HED)所提供的资料指出,中电华大(HED)所推出HD8xxx系列产品,产品形态是以整合射频和基带的SoC晶片为主,支援GPS、BDS、GLONASS和Galileo等全球四大定位系统,并支援WAAS、EGNOS、 QZSS等增强系统。

  之所以要推出多系统相容的方案,尤其是与目前最普及的GPS相容,主要是在都市高楼林立的环境,仅凭两颗GPS卫星无法辨识仰角较低的视野,而融合北斗系统后,即可加入另外3颗卫星,能有效提高卫星可见度、系统稳定性,因此华大致力于克服不同系统相容性、设计复杂性,推出北斗与 GPS等其他系统的多模相容晶片。

  HD8xxx系列又可分为两大类:基础型及高性能型。基础型具有快速定位、智慧功耗管理、抗干扰技术及host- based/standalone模式等特点,重点应用锁定穿戴式产品、行动产品及运动产品等领域。高性能GNSS产品除具有基础型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支援LCD控制介面及支援二次开发等特点,可以实现客户产品的小型化、低成本目标,应用重点领域包括车载、手持类、高尔夫球机及安全加密产品等市场。

  整体而言,为了提高竞争力,现阶段推出的导航晶片皆须具有低功耗的特点,中电华大(HED)的晶片产品当然也强调低功耗设计,并整合了DC/DC和LDO模组、低电压监测、天线监测等功能。

  另外,中电华大(HED)在智慧卡技术累积10余年的经验,也为导航晶片设计提供更多特点,例如,针对需要保密的应用情境,加密机制就能满足所需,其他还有支援各类感测器应用的演算法、为丰富资料交互介面的各类短距离通信技术等,都有利中电华大(HED)进入不同的市场领域。

  寻求战略夥伴合作共同进军相关应用市场

  事实上,除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本身外,中电华大(HED)也极为关注卫星导航技术延伸的相关技术、与其他技术相互融合,更将针对物联网应用推出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而面对广泛的市场应用,针对自身不足的部分,中电华大(HED)则采取战略合作的方式,积极寻找合作夥伴,共同开发市场需求产品,以弥补彼此的技术与产品线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中,前文提到的华大半导体营运平台就得以发挥作用,能整合旗下IC设计业者的力量,发挥综效以占得市场先机。

  此外,在卫星导航相关应用市场的开拓上,董浩然强调台湾业者是极为重要的合作夥伴,“我们可以掌握晶片设计技术,然而在锁定特定应用的解决方案方面,我们必须寻求台湾业者的协助。”尤其在智慧穿戴及物联网,甚至是车载方面,台湾业者对于应用端有极深刻的了解及掌握能力,因此中电华大近年积极与台湾相关业者交流,希望台湾业者能基于中电华大(HED)的晶片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共同进军潜力看好的大陆北斗卫星导航及衍生应用市场。

更多导航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导航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