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业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2018年我国共有颁证机场235个,较2017年新增52个,平均每年新增约8.67个,年均复合增长速度达1.42%,以下是机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上市机场整体流量增速稳中有降,各机场之间增速变化有一定同步性。机场行业分析指出,流量增速受时刻释放、空域瓶颈等因素,呈现略微差异。其中,白云机场增速最快,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0.0%;而上海机场同比增长仅为5.3%。
机场旅客吞吐量等级结构变化明显,不但千万级以上机场数量大幅增长,而且50万-500级等级的机场数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占比由21.7%大幅提高到的31.3%。50万等级以下的机场总数相差仅112个,但占比却由65%下降到49%,现从三个方面分析机场行业发展趋势:
受民航局新规的影响,主协调场机场18年增速面临下滑风险,白云机场时刻有望提升。从主协调机场的正常运行情况看,过去一年内,仅有成都、重庆、昆明和西安机场的的正常放行率达到时刻扩容要求,广州、深圳、大连和乌鲁木齐机场有望达标,大部分主协调机场航班正常率较低。从机场产能投放情况看,18年2月白云机场T2航站楼投产,同时机场准点运营情况较好,1年时刻容量提升概率较大。
机场内线收费改革正式开始执行,本次收费改革调整机场了收费管理方式和航空性业务、地面服务的基准价及浮动幅度。航空性收费中,除旅客服务费以外,其他收费基准价均有不同幅度的上调,起降费和安检费上涨较多,其中起降费基准价上调并可在新基准价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旅客安检费人均上涨3元。旅客服务费基准价虽未上调,但是不再制定旅客服务费优惠标准。
我国主要免税集团经营领域相互重叠,激烈的竞争下国内各大机场免税业务招标的租金水平(扣点率)有望重估,向国际水平靠拢。机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45%左右扣点率是免税业务盈利的盈亏平衡点,市场化定价后,机场免税业务收入有望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基于航班运行视角的发展质量改善明显,航班执行率与航班正常性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这个结果是在总体飞机日利用率一路走低的前提下实现的。以上便是机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机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