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聚氯乙烯生产情况
一、 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及产量概况
进“十一五”期间,中国聚氯乙烯工业保持了相当快的发展速度,其中2005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增长率高达46.4%,这很大程度上是受2004年聚氯乙烯行业的高额利润吸引。2007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扩能步伐明显放缓,而且随着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的扩大,行业盈利能力也出现明显下降。最近几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其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自身需求,改变了以往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但需要业内注意的是,由于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的过快扩张、加上投资者对能源、资源性物资的占有程度的差别较大,国内聚氯乙烯行业正经历和未来必然要经历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布局的改变,中国聚氯乙烯行业则由高速发展向平稳整合过渡。
2005年中国聚氯乙烯消费量增长到****万t,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聚氯乙烯消费市场。这一快速增长使中国聚氯乙烯的产量在2010年达到****万吨。中国旺盛的建筑行业对聚氯乙烯的需求量占聚氯乙烯挤压成型产品的70%。随着中国要求建筑节能和降低生产与维修成本,聚氯乙烯管材和门窗的推广使用将继续支撑这一市场。
图表 1:2007-2011年10月我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二、 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分布情况
伴随着中国聚氯乙烯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2010年国内聚氯乙烯的产能分布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快速发展的内蒙古地区,近年来产能增长迅速。
图表 2:2010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分布及排名情况 单位:万吨/年
排名 |
省份 |
电石法 |
乙烯法 |
合计 |
1 |
山东 |
|
|
|
2 |
内蒙古 |
|
|
|
3 |
新疆 |
|
|
|
4 |
天津 |
|
|
|
5 |
河南 |
|
|
|
6 |
四川 |
|
|
|
7 |
陕西 |
|
|
|
8 |
浙江 |
|
|
|
9 |
江苏 |
|
|
|
10 |
河北 |
|
|
|
11 |
陕西 |
|
|
|
12 |
宁夏 |
|
|
|
13 |
湖南 |
|
|
|
14 |
上海 |
|
|
|
15 |
广西 |
|
|
|
16 |
云南 |
|
|
|
17 |
湖北 |
|
|
|
18 |
甘肃 |
|
|
|
19 |
吉林 |
|
|
|
20 |
辽宁 |
|
|
|
21 |
贵州 |
|
|
|
22 |
广东 |
|
|
|
23 |
安徽 |
|
|
|
24 |
青海 |
|
|
|
25 |
黑龙江 |
|
|
|
26 |
江西 |
|
|
|
27 |
福建 |
|
|
|
|
合计 |
|
|
|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三、 国内主要的PVC生产企业
从2010年国内在产的97家聚氯乙烯企业统计来看,单位产能规模达到40万吨/年并且在以上者共17家,其平均规模为56万吨/年,且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另外,单位产能规模在20-30万吨之间的企业数量相比去年有所增加,同时在2008年经济危机等多种市场因素作用下,单位产能规模在10万吨/年以下的企业在近两年淘汰出局的数量呈递增态势。
图表 3: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规模集中度列表
单位规模 |
企业规模(家) |
产能总和(万吨/年) |
≥40万吨 |
|
|
30万吨≤规模<40万吨 |
|
|
20万吨≤规模<30万吨 |
|
|
10万吨≤规模<20万吨 |
|
|
<10万吨 |
|
|
合计 |
|
|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经过近几年的产能扩张,新疆天业在今年最先成为年产过百万吨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而从排名的综合情况观察(表五),2010年底被列入前25位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能力则最低为30万吨。另外,近2年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不少集团则以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增大了其在业内的影响。
图表 4: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产能前十排名
排名 |
企业名称 |
产能(万吨/年) |
1 |
新疆天业 |
|
2 |
新疆中泰化学 |
|
3 |
天津大沽化学 |
|
4 |
山东齐鲁石化氯碱厂 |
|
5 |
山东信发化工 |
|
6 |
山西北元化工 |
|
7 |
宜宾天原 |
|
8 |
河南恒通集团 |
|
9 |
内蒙古亿利化学 |
|
10 |
上海氯碱化工 |
|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图表 5:全国氯碱行业拟建及在建项目总汇
单位名称 |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年) |
日本东曹公司(广州) |
聚氯乙烯 |
|
内蒙古宜化 |
聚氯乙烯 |
|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 |
聚氯乙烯 |
|
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青海盐湖海纳化工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新沂嘉泰化工有限公司 |
特种PVC |
|
陕西北元集团 |
聚氯乙烯 |
|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新疆中泰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江苏盐业集团 |
聚氯乙烯 |
|
广西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宁夏英力特特种树脂有限公司 |
糊树脂 |
|
内蒙古中谷矿业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中盐青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牡丹江日达化工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内蒙古君正科技集团 |
聚氯乙烯 |
|
乌海中联化工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黑龙江昊华化工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山东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山西金晖集团(新疆拜城) |
聚氯乙烯 |
|
内蒙古伊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山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冀中能源集团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重庆正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
聚氯乙烯 |
|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 |
聚氯乙烯 |
|
陕西西化热电 |
聚氯乙烯 |
|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
糊树脂 |
|
东方希望集团 |
聚氯乙烯 |
|
合计 |
|
|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四、 2009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情况
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全球需求量在五大通用塑料中列于聚丙烯、聚乙烯之后居第3位;而在中国其消费量已经升至第一位。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使PVC建筑材料在中国获得极大的发展机遇,其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另外,交通运输、通讯等领域对聚氯乙烯树脂的需求也呈高速增长态势。中国PVC树脂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08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达到1581万吨,产量达到882万吨,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PVC行业产能依然维持高速扩张态势,年产能达1780万吨,较2008年增长12.65%。产能过剩形势愈发严峻。受供应过剩和进口产品不断涌入的影响,国内PVC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呈逐年下降态势,2008年总体开工率不到60%,2009年则创出创历史新低,仅为51.87%,这真实地反映出了当前我国PVC生产行业整体开工弹性大、产能闲置率偏高的现象。我国PVC产业链格局看,电石法PVC原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煤炭资源较多的省份,下游加工企业多集中在天津、山东、河北、浙江、辽宁等省市。受下游加工市场分布的影响,PVC生产企业多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其他中部和沿海省市也有较多的生产企业,其中山东、天津、江苏、河南、内蒙古、新疆及四川等地共有51家,产能累计1058万吨/年,占2009年累计产能的59.42%。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回落,乙烯法PVC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由于国外厂商多采用乙烯法生产PVC,价格优势逐步显现,大量进口PVC涌入国内市场。同期,由于电石价格的下跌幅度远远小于原油和乙烯价格的下跌幅度,国内约75%以电石法制取PVC的生产厂商不得不采取削减开工率或完全停工的方式应对此次价格冲击。对于原本产能过剩而低迷的国内市场来说,低价进口PVC的涌入无疑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欧美等国家对产品的环保、节能等品质要求更高,间接调高了我国产品进入国外市场的门槛。2009年9月,商务部宣布中国将继续对PVC实行反倾销政策,将2003年开始实施的反倾销政策延期5年至2013年。与此同时,印度、土耳其等国家也针对中国出口的PVC实施反倾销。
在此背景下,国内PVC生产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2009年出口退税率的提升和国际原油价格的回升,国内电石法PVC的成本优势逐步体现,PVC生产企业坚持走出口外销的道路有效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以应对我国PVC市场现有背景下的供需矛盾。
五、 2010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情况
最近几年,中国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其产量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自身需求,改变了以往需要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聚氯乙烯产能的过快扩张、加上投资者对能源、资源性物资的占有程度的差别较大,国内聚氯乙烯行业正经历和未来必然
第二节 2009-2011年9月全国及主要省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分析
一、 2009年全国及主要省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分析
图表 6:2009年全国及主要省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
地区 |
2009年1-12月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合计(吨) |
全国 |
|
北京 |
|
天津 |
|
河北 |
|
山西 |
|
内蒙古 |
|
辽宁 |
|
吉林 |
|
黑龙江 |
|
上海 |
|
江苏 |
|
浙江 |
|
安徽 |
|
福建 |
|
江西 |
|
山东 |
|
河南 |
|
湖北 |
|
湖南 |
|
广东 |
|
广西 |
|
海南 |
|
重庆 |
|
四川 |
|
贵州 |
|
云南 |
|
西藏 |
|
陕西 |
|
甘肃 |
|
青海 |
|
宁夏 |
|
新疆 |
|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二、 2010年全国及主要省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分析
图表 7:2010年全国及主要省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分析
地区 |
企业数 (个) |
聚氯乙烯树脂(吨) |
|||||
12月 |
1-12月累计 |
||||||
|
|
本月 |
去年同月 | 同比±% | 本月累计 | 去年累计 |
同比±% |
全 国 |
|
|
|
|
|
|
|
北 京 |
|
|
|
|
|
|
|
天 津 |
|
|
|
|
|
|
|
河 北 |
|
|
|
|
|
|
|
山 西 |
|
|
|
|
|
|
|
内蒙古 |
|
|
|
|
|
|
|
辽 宁 |
|
|
|
|
|
|
|
吉 林 |
|
|
|
|
|
|
|
黑龙江 |
|
|
|
|
|
|
|
上 海 |
|
|
|
|
|
|
|
江 苏 |
|
|
|
|
|
|
|
浙 江 |
|
|
|
|
|
|
|
安 徽 |
|
|
|
|
|
|
|
福 建 |
|
|
|
|
|
|
|
江 西 |
|
|
|
|
|
|
|
山 东 |
|
|
|
|
|
|
|
河 南 |
|
|
|
|
|
|
|
湖 北 |
|
|
|
|
|
|
|
湖 南 |
|
|
|
|
|
|
|
广 东 |
|
|
|
|
|
|
|
广 西 |
|
|
|
|
|
|
|
海 南 |
|
|
|
|
|
|
|
重 庆 |
|
|
|
|
|
|
|
四 川 |
|
|
|
|
|
|
|
贵 州 |
|
|
|
|
|
|
|
云 南 |
|
|
|
|
|
|
|
西 藏 |
|
|
|
|
|
|
|
陕 西 |
|
|
|
|
|
|
|
甘 肃 |
|
|
|
|
|
|
|
青 海 |
|
|
|
|
|
|
|
宁 夏 |
|
|
|
|
|
|
|
新 疆 |
|
|
|
|
|
|
|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三、 2011年1-9月全国及主要省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分析
图表 8:2011年1-9月全国及主要省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分析 单位:吨
省市 |
9月产量 |
1-9月产量累计 |
全国 |
|
|
天津市 |
|
|
河北省 |
|
|
山西省 |
|
|
內蒙古 |
|
|
辽宁省 |
|
|
吉林省 |
|
|
黑龙江 |
|
|
上海市 |
|
|
江苏省 |
|
|
浙江省 |
|
|
安徽省 |
|
|
福建省 |
|
|
山东省 |
|
|
河南省 |
|
|
湖北省 |
|
|
湖南省 |
|
|
广东省 |
|
|
广西 |
|
|
四川省 |
|
|
贵州省 |
|
|
云南省 |
|
|
陜西省 |
|
|
甘肃省 |
|
|
青海省 |
|
|
宁夏 |
|
|
新疆 |
|
|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第三节 聚氯乙烯需求状况
一、 我国聚氯乙烯消费量变化情况
随着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我国聚氯乙烯产能、产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消费增长速度,近几年净进口量大幅减少,自给率大幅提高。考虑到进口产品的来料加工因素,目前我国聚氯乙烯产量已基本能满足国内下游消费需求,具备自给能力。2010年我国聚氯乙烯消费量达到了****万吨,较2009年有较大增长。
图表 9:2008-2011年10月我国聚氯乙烯市场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 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二、 我国聚氯乙烯主要消费领域分析
我国聚氯乙烯消费分为两大部分:
1、以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根据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防水卷材、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剂等产品为主的软制品。
2、以门窗、各种型材和管材、硬片、瓶等产品为代表的硬制品。
近几年,我国PVC消费构成变化较大,硬制品比例不断提高,现在我国硬制品比例已近62%,这和全球PVC硬制品消费比例大致相当。
图表 10:2010年PVC产品消费比例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近年来我国高度活跃的建筑业大约能消耗国内PVC年产量的70%,而PVC管材、窗和门等硬型PVC材的用量持续提升,国内PVC的消费。
图表 11:2010年软质PVC产品消费比例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图表 12:2010年硬质PVC产品消费比例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
三、 国内聚氯乙烯重点消费地区分析
中国高度活跃的建筑业大约能消耗国内PVC年产量的70%,而PVC管材、窗和门等异型材的用量将继续提升国内PVC的消费。特别是在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筑业的强劲增长,将成为拉动我国PVC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PVC消费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东等东部地区,广东、这将、福建、山东等省份的消费量较大,其中,广东和福建省需求量最大,但产能不足;华东地区产能丰富,华北地区产销基本平衡,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加强以及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兴建,中西部地区PVC的消费量将会逐渐增长。
图表 13:2010年我国聚氯乙烯市场区域消费情况
数据来源:中安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