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数字电视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5-09-15 08:47:41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新常态下,彩电业已经进入深层次变革创新阶段。数据显示,2015年下半年,中国彩电市场规模将达到2293万台,同比下降3.2%。智能电视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呢?据悉,智能电视内容和服务上的资源整合已初具规模,基于视频、游戏、购物、资讯等多个方面的智能电视大屏价值已初露端倪。下文是对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从启动研究开始至今已走过近20个年头,经历了标准的研究、起草、完善、颁布、宣贯以及推广应用等诸多环节。今天,中国地面电视已进入到模拟向数字全面转换的重要时期,回顾中国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既有经验,又有教训,同时也认识到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前景广阔。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建成了地面电视、有线电视、直播卫星三种传输方式相结合的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其中,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面电视广播,尤其是在有线电视通达不到的农村地区,更是成为当地居民最重要的信息渠道,是当地政府为广大群众提供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

  据统计,2014年初,我国人口总数为13.6亿,其中:农村人口6.3亿,2.1亿户家庭,全国累计家庭用户数超过4.3亿。截至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数已达到2.249亿,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72亿户;我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用户总数业已超过3784万户。

  可见,我国目前仍有近2亿农村家庭用户无法享受到内容丰富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让农村群众也享受到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更多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因此,在我国,地面电视的发展,尤其是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方面,在城市,地面数字电视可成为有线数字电视有益的补充;另一方面,在农村,地面数字电视亦可与直播卫星进行协同覆盖,为农村家庭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2006年以来,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地面数字电视上下游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并且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潜在的用户市场非常庞大。

  当前,我国正处在地面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过渡时期,地面模拟电视的关闭任重而道远,尤其是未来5~10 年,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国际上正在开展新一代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研究,欧洲DVB-T2 标准已经正式颁布,美国正在抓紧制定ATSC3.0 标准。因此,对于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未来的发展,应该从产业推动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来进行

  综合考虑。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健康、可持续发展,2012 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多项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政策。

  2012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发布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 (广发[2012]113 号) 。根据规划,到2020 年,全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基本建成,提供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七套和本省第一套、本地第一套电视节目等高清、标清公共服务节目,地面数字电视综合覆盖率基本达到现有模拟电视覆盖水平,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基本普及,更多的中央、本省、本地农业科教类电视节目和少数民族语言类其他电视节目进入地面频道,通过高清、标清方式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套高质量的节目,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2020年,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停止播出,地面电视实现由模拟到数字的战略转型。2013 年1 月,国家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等六部委发布《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电子[2013]14 号),正式明确了国内销售的所有电视机都应具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符合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国家标准,并发布了具体实施的时间表。

  国际上第一代地面数字电视标准颁布至今接近20 年,基于第一代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世界各国相继开展并完成了本国的地面电视数字化转换。与此同时,针对第一代地面数字

  电视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国际上也正在进行研究和改进。

  自2000 年以来,欧洲数字视频联盟(DVB)致力于寻找提高DVB-T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数据速率的方法, 同时提高传输网络的稳定性和灵活度。

  2009 年正式颁布的DVB-T2 标准的一个重大改进是采用了物理层管道的概念,支持多业务功能,且业务类型从单一的TS 流扩展为多种类型(例如:泛型流、IP 流等);

  采用更加先进的信道编码以及更加灵活的组帧,提高了网络吞吐率(系统容量提高50%)、频谱利用率以及抗干扰能力;

  采用可选的基于Alamouti 码的发射分集机制,支持MISO、采用更多的载波模式和保护间隔选项,支持更大范围单频网(保护间隔200km 以上),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了网络组建和维护的成本。

  另外,DVB—T2 也考虑了对移动电视业务的支持,制定了DVB-T2 Lite 方案,该标准为经济型移动设备服务,允许广播机构利用现有的DVB-T2 发射设备开展移动业务。同时, DVB 组织也正在对更复杂的移动接收标准DVB-T2 NGH 展开研究, 该标准不但兼容T2 Lite,并支持MIMO 和地面卫星混合接收。

  在美国,第一代地面数字电视系统ATSC 在经历了不太成功的中间版本ATSC-MH 之后,目前已经启动升级演进的步伐,开始将ATSC 系统向下一代演进,高频谱效率和多业务支撑能力是其演进过程中考虑的重点。为此,ATSC 加快了对美国下一代数字电视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2013 年3 月,ATSC 正式向全球发布了征集下一代数字电视系统(ATSC3.0)物理层方案的公告。ATSC要求新的系统能够最充分地发挥广播一对多的优势,将大众化的内容高效分发给广大用户;新系统要求进一步提高传输性能,支持未来超高清电视的传输,支持多种服务终端和新型业务的灵活应用;新系统应考虑采用国际化的核心技术。

  在日本,NHK 研究所对地面数字电视HDTV 地面固定和移动接收技术进行了改造与优化。 在固定接收方面。日本将一些新的技术融合进现有标准中,例如:超多层OFDM 调制、高阶QAM 调制(目前可实现4096QAM)、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双极化多入多出(MIMO)技术、结合 MIMO 信道估计与预测,改善系统的接收性能。在移动接收方面,则采用空间频率块编码(SFBC)技术,可获得额外的空间分集增益,从而增强无线广播信号的传输鲁棒性。总体而言,日本ISDB-T 系统的演进方案还处于技术研究阶段,并未正真启动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

  在中国,第一代地面数字电视DTMB 推广普及的同时,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也紧跟国际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趋势,致力于我国新一代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演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即支持更高的信道传输容量、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支持更加灵活的业务类型、扩展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双向交互能力、提升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创新增值业务形式,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2006年以来,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地面数字电视上下游产业链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并且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潜在的用户市场非常庞大。

更多数字电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数字电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