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底,我国境内共有7781家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7988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1218家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其他类型管理人446家,合计17433家私募基金。下面进行私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年,私募行业在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中实现有序发展。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私募基金行业认缴规模为11.35万亿,较2016年末增长了1.11万亿,增幅约10.84%。私募基金的机构数和募集金额在近年来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通过对私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8467家,管理基金规模2.29万亿元。对比来看,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较2016年底增加了686家,但管理规模却相较2016年底缩水了4803亿元。
在此背景下,私募产品发行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管理规模50亿元以上的大型私募去年平均每家每月新发产品1只以上;与此同时,有4890家私募全年未发行一只新产品。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8467家,备案私募管理人22446人。
通过对私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虽然管理人数量不复2016年4月的水平,但备案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依旧保持增加。截止2017年9月,备案私募基金数量增加30233只,每月稳步增长。据私募数据中心统计,近三年来私募机构成立基金数量在连年递减,从2015年至2017年,3年时间成立的基金数量分别为32435只、26790只和19378只,2017年新成立基金的数量同比减少27.67%,与2015年相比减少40.26%。
新发产品的投资类型来看,股票型私募产品仍为新发私募基金产品的首选,占全部新发基金产品的81.08%,但较2016年度90.35%的占比有所下降。伴随着近两年债市的走牛,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发行量明显增加,该类型基金在2016年的新发产品中占比3.11%,在2017年以来新发产品的占比则提高至8.91%。
关于其他类私募基金的发展前景,则是有人看好,有人谨慎。目前来看,在资产配置领域对其他类私募的需求仍很大,有私募表示未来会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其他类业务,但也有机构认为其他类并非私募主流,未来监管将进一步趋严,预计规模可能持续萎缩。
截止201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4.9万亿元。其中,其他投资6.0万亿元,占比40.19%;债券5.2万亿元,占比34.6%。其他投资主要是投向实体经济,类别包括资管计划、私募基金、持股业内外机构股权、战略合作等。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共发行资管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149项,总规模2782亿元。
2017年,24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216项,合计注册规模507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81项,注册规模2466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123项,注册规模2114亿元;股权投资计划12项,注册规模496亿元。截止2017年底,累计发起设立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843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2.1万亿元。以上便是私募行业发展现状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私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私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