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投资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2017-10-10 15:30:5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我国国民经济在近三十多年来有着高速的发展,但由于长期实行了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而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文化存在差异,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东、中、西部三类地区财政状况相差很大。以下为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通过对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分析,1992年全国教育经费为867.0亿元,到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4500.7亿元。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量(以当年价格计算)是1992年全国教育经费(以当年价格计算)的16.73倍。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重要指标。教育经费得到了大幅度地增长,教育经费总量占GDP的比重也由1992年的3.22%增长到了2008年的4.82%。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差异显著,教育投资的地区差距较大。教育方面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教育规模、结构和条件上,也体现在生均教育经费上。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生均教育经费也比较高,但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生均教育经费较低。

  在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投资又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中,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继续拉大,这样的趋势不利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教育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和教育投资的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教育的认识没有到位,长期以来教育投资被单纯地视为一种政府支出和消费的行为,因此在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上都存在不尽合理之处。 义务教育中政府拨款的比重比非义务教育的还要低,是政府拨款比重低的一个层次。 我国的基础教育原则上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在财政支付方面实际上由县、乡政府负担。

  但国家并没有实际的财税政策支持,以增加县、乡政府相应的财政支付能力。如1996年在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中,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04%,非常之低,主要原因是中央财政收支失衡。如国家行政机关人员庞大,人头费开支就占近20%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财政收入方面,近几年国有资产流失,国税流失仍很严重,再加之全国粮食系统巨额亏空,使政府财政更加疲软。 那些已拨出的教育经费,在实际使用中还到处被挪用挤占,所以真正投入到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中的费用少之又少。

  另外,教育经费投入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甚高的情况下,投资基础教育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而我国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急剧扩大,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国家教育事业经费中,初、中、高三级教育投入的比例,90年代初为35.22∶36.22∶21.47。高等教育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拨款中超过20%,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从使用效率看,高等教育规模有限,毛入学率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而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投资相当于培养60个小学生和25个中学生,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更多投资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投资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