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将超过400亿美元市场的血液制品行业,目前呈现出的是非常明显的寡头竞争格局。国际发达国家血液制品市场已基本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采浆量增长率近年来更是趋于零。以下对血液制剂行业竞争分析。
血液制剂行业竞争分析,2017年上半年,血液制品市场总体表现出从紧缺向平衡转变,血液制剂行业分析指出,6家A股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中有5家的营业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超过10%的包括了华兰生物、ST生化以及博雅生物。
随着临床适用症范围的拓展以及老龄化人口数量的提升,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由于在新版医保目录中,血液制品报销范围扩大,预计未来临床需求将继续增加。在国际上,血液制品生产用的原料血浆通常分为回收血浆和单采血浆两种。回收血浆主要是医院将全血中的血细胞提取后剩余的血浆;单采血浆则是通过单采血浆技术从人体内采集的血浆。现从三大壁垒来分析血液制剂行业竞争。
血浆资源是血液制品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长久以来,我国血液制品一直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2015年我国的血浆采集量仅为5846吨,血液制剂行业竞争分析,2016年的血浆采集量在6800吨左右,而我国每年血浆的临床需求量约为10000 ~13000吨,缺口巨大,血浆原料将成为各方争夺焦点。
目前血浆中已经发现的蛋白质共有289种,国际主流血液制品企业可以从血浆中分离出10~20种产品,血浆综合利用率高,而目前国内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仅能分离出4~11种产品,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血液制剂行业竞争分析,在目前血浆原料价格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提取的组分越多,每吨血浆含金量越高,成本越低,毛利率越高,市场优势越大。
为确保血液制品行业的安全性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我国对血液制品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剂行业竞争分析,2001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规定国家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加强监督管理,从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血液制品行业成为垄断行业,行业竞争成为存量竞争。
血液制剂行业竞争分析,血液制品种类丰富,适应症也十分广泛,绝大部分产品不能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制造,在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由血浆提取的血制品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多年来血液制品行业发展主要限制因素是原料血浆供应不足,以及价格的非市场化管制。随着政府限价的取消和浆站获批速度显著加快,行业量价限制因素将逐步解除,量价齐升的行业发展状态已至。
更多血液制剂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血液制剂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