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人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中药饮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吸引了大量投资涌入。2025年,中药饮片行业投资热度依旧不减,众多生产型企业加大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能。然而,固定资产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关键支撑,其风险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在实际运营中,生产型中药饮片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深入探究并加以解决。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药饮片生产涵盖净选除杂、清洗烘干、炮制加工等多个环节,因中药饮片类型丰富,不同部位的中草药所需设备参数、工艺流程差异巨大,这使得固定资产采购高度定制化。定制化采购导致企业议价能力较弱,采购环节面临较高风险。
一方面,中药饮片生产工艺专业化程度高,每种饮片生产可能涉及特定设备,工序衔接耗时或市场需求小会使设备无法持续满负荷运转,非高峰期处于间歇性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中药饮片行业受传统习俗和季节性需求影响明显,秋冬销售旺季过后,春夏季节部分特需饮片生产设备使用频次大幅降低。低使用频率设备闲置时易老化锈蚀,企业需严格养护检修,这增加了固定成本,且设备突然启动故障风险高、维修成本难预测。
中药饮片行业工业化特性和行业特点决定了设备投资金额偏高。中草药原材料差异大,为满足产品工艺、提升品质,设备多为定制化,部分还需订购中外合资设备。同时,中药医学发展迅速,药典每年更新,对质检设备精度要求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了设备投入。
新税法规定生产设备使用年限为 10 年,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中药饮片主要品种多年无实质性变化,相关设备可长期使用。
企业年度预算编制涉及销量、生产、采购和固定资产等多个预算,各预算需协同编制。但下年度计划不确定性、设备信息管理不完善及人员能力不足等因素,常导致资产预算不准确、不完整。实际采购中,超预期采购和采购不足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
常规固定资产采购流程中,大型项目虽有招标流程,但缺乏资产采购预案评审,无法全面评估项目资金、投资回报、必要性等。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目标不清晰时,易出现冲动性投资,新增资产难以与后续产能升级衔接,造成资源浪费。
固定资产投产后,若缺乏明确制度划分管理责任,日常管理将困难重重。部门间易出现推诿现象,且缺乏奖惩制度,导致资产报废损失不清,形成 “重使用、轻管理” 的陋习。财务部门难以深入参与资产日常管理,缺乏动态信息化系统,无法全面掌握资产运营状态。
固定资产会随使用出现老化损坏,精心养护可延长使用时间。但财务部门仅依据账面数据难以准确判断资产真实生命周期,可能延误设备最佳保养时间。对于使用频率高、精度要求高的设备,更需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保养。
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涉及部门多、资产状况判断主观性强、回收渠道窄且价格波动大,导致处置流程缓慢。闲置、待报废资产长期占用空间,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存在安全隐患。
企业应深入调研行业趋势和市场动态,加强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制定长期预算规划,将短期目标与战略相结合。重要固定资产采购可与销售情况关联,财务部门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严格审查资金支付,促进业财融合。
重大资产采购前,企业需明确经营目标和资产配置需求,合同拟定要保障资产效能。建立供应商库,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通过询价比价确保采购公平公正。固定资产验收落实 “四重保障”,确保设备符合生产要求,及时预转固保障成本完整。
生产型企业可结合自身需求,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建立特色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系统串联生产设备,记录设备运行和物料移动信息,提升固定资产集成管理水平。
资产使用部门应专人管理设备,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发展。对于闲置资产,及时报告并制定保养方案。企业需制定完善的资产报废制度,科学评估资产,选择最优处置方案,发挥固定资产价值。
综上所述,在2025年中药饮片行业投资持续火热的背景下,生产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企业运营全流程,其管理效率和效果直接关系企业运营绩效和长远发展。通过深入了解固定资产特点,针对性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构建健全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才能为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筑牢根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更多中药饮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中药饮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