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2025-2030年中国工业硅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揭示了工业硅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工业硅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5年工业硅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工业硅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5年工业硅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合盛硅业HOSHINE、通威农发、隆基LONGi、大全能源、新安Wynca、特变电工TBEA、东方希望、协鑫GCL、亚洲硅业、新特能源。
表1:2025年工业硅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合盛硅业HOSHINE |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2 | 通威农发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省 |
3 | 隆基LONGi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省 |
4 | 大全能源 |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5 | 新安Wynca |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6 | 特变电工TBEA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7 | 东方希望 |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8 | 协鑫GCL |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9 | 亚洲硅业 |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 | 青海省 |
10 | 新特能源 |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由宁波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发展至今已成为全球完整硅基全产业链公司,也是同时具备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光伏组件等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合盛硅业在新疆、浙江、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设有数字化智造基地,在上海和海南拥有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凭借全产业链与规模协同优势,公司工业硅、有机硅产能均处于世界前沿,且是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合盛硅业聚焦硅基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为主要核心业务,不断进行产业延伸和技术拓展,产品广泛用于航天军工、电子通讯、医疗健康、汽车制造等各个领域,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合盛硅业将富裕家乡、幸福人民、繁荣国家作为己任,深刻践行社会责任,聚力科技创新,不断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为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贡献合盛力量。
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农发)由通威股份控股,以饲料生产和水产养殖为核心业务,并同时涉及水产苗种繁育、养殖服务、动物保健、农业检测、渔业设施与装备、融资担保等诸多领域。截至目前,通威农发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是全球知名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重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拥有8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生产、销售网络已布局全国大部分地区及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40年来,通威始终坚持以科技研发驱动可持续发展,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部水产畜禽营养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健康养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十余个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并先后三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度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以及“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殊荣。 早在1996年,通威在中国饲料行业中率先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和实施通威质量管理体系。将饲料生产现场管理由原来无序、无章可循、因人而异的管理,向规范、科学、相互协调的现代质量管理转变,并数十年一以贯之。2020年,通威再次修订通威质量方针和目标,并通过“标准化建设”打造产品质量最好、成本最低、效率最优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生产自动化、业务数字化、作业标准化的标准化运营,并最终实现满产满销的规模优势,助力用户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更引领饲料工业从“质造”走向“智造”新生态。 与此同时,通威组建通威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力水产养殖业务。计划在未来3-5年内进一步聚焦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鮰鱼等市场接受度高、适宜集约化的养殖品种,探索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设施化、工厂化养殖模式,形成技术突破和规模、品牌效应,构建通威水产产业链系统竞争能力,真正实现行业新引领,夯实通威世界级水产龙头企业地位。
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致力于成为全球具有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 隆基绿能以“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为使命,秉承“稳健可靠、科技引导”的品牌定位,聚焦科技创新,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工商业分布式解决方案、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形成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 隆基绿能提出“Solar for Solar”模式,在为全球创造低成本清洁能源的同时,践行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理念。从2015年开始,隆基绿能布局中国云南和马来西亚古晋,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实现以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隆基绿能计划在一些光照资源丰富、同时临海又有落差的地方,将光伏和抽水蓄能相结合,形成以光伏电力驱动光伏制造的产业模式。 隆基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相信光伏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并在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隆基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引导者,造福人类社会。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由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大全新能源公司(股票代码:DQ)在新疆石河子投资建设,注册资本21.45亿元,主要开展高纯多晶硅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303)。 自成立以来,公司紧紧围绕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经营理念,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结合低成本能源优势以及地处硅产业基地集群优势,采用成熟、稳定的改良西门子法加冷氢化生产工艺,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建设,实现了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装置和闭环式运行工艺制备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品。 公司是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建设有“光伏硅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单位”、“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国家绿色工厂”。自2011年成立起,公司在新疆基地先后建成了六个分厂,现有员工近2500人,多晶硅名义产能已达到10.5万吨/年。公司99%以上的产品能满足下游单晶硅片需求,产品品质可替代进口单晶硅片用料。
新安集团创建于1965年,2001年上市,位于浙江建德,拥有控股子公司70余家、员工近6000余人。 新安主营作物保护、硅基新材料两大产业,其中作物保护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硅基新材料拥有从上游硅矿开采冶炼、有机硅单体合成、下游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广泛应用于5G通信、光伏新能源、轨道交通、汽车、电力、医疗健康、建筑等领域,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以新能源为应用场景,氯、硅、磷元素为基础的新材料和解决方案的整合提供者方向快速崛起。 新安建有完善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涵盖三个子公司省级技术中心、多个事业部专业研发中心的创新组织体系,同时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和全国模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
特变电工是为全球能源事业提供绿色清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致力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中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由全球24个国家2万余名员工组成,培育了“输变电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高两新国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构建了特变电工(股票代码600089)、新疆众和(股票代码600888)、新特能源(股票代码HK1799)三家上市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输变电行业核心骨干企业,多晶硅新材料研制及大型铝电子出口基地,大型太阳能光伏、风电系统集成商,国内拥有18个制造业工业园,海外建有3个基地。变压器年产量达2.6亿kVA,光伏EPC装机总量近18GW,均位居全球前列。 公司积极践行“一带一路”伟大倡议,致力于把中国的电力建设经验与世界分享,先后为美国、俄罗斯、巴西、蒙古、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绿色科技、智能环保、可靠的能源装备,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从勘测到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到培训、运营、维护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及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了绿色电源电网建设,造福各国民众,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拥有七十多年变压器、六十多年年电线电缆制造历史,构建了变压器、电线电缆、高压开关、配套组件及电力总承包5大业务板块,变压器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特变电工已经和全球6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为20多个国家提供了完整的电力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和总承包工程服务。
东方希望集团由我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刘永行先生于1982年创立,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成长的较早的民营企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东方希望集团已发展成为集重化工业(矿山、发电、铝业、硅业、水泥、化工等10多个行业)、农业(饲料、养殖等)、商业地产为一体的特大型跨国民营企业集团。 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是较早入选上海民营企业总部的44家企业之一,旗下300余家子公司遍布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和越南、印尼、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协鑫集团”)是一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以风光储氢氨醇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协鑫集团创立于1990年,34年来,坚持科技引领、数字赋能,围绕硅材料、锂材料、碳材料和集成电路核心材料,进行能源科技创新,以材料革命带动制造革命和应用革命,推动能源革命。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协鑫集团通过电力+储能+算力三位一体,赋能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源网荷储、充换售算检云多业态耦合,面向全球市场输出零碳场景解决方案,提供综合能源科技服务,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协鑫集团旗下拥有协鑫科技(03800.HK)、协鑫集成(002506.SZ)、协鑫新能源(00451.HK)、协鑫能科(002015.SZ)等多家A股、H股上市公司,4万多名员工,3000多位能源科技专才。 协鑫集团是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单位、全球太阳能理事会联席主席单位、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协鑫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每一步都与行业变革紧密相关: ——在光伏领域原创GCL法多晶硅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引领中国光伏告别“三头在外”,首倡并助推光伏上网从高价走向平价与低价时代。 ——自主研发FBR颗粒硅技术,以全球同业最低碳足迹,开启光伏材料革命与低碳应用新纪元。 ——在钙钛矿领域实现大面积组件,大尺寸、高效率两大标杆性突破。 ——拥有完整的从材料、制造到应用的光伏一体化产业链与锂电储能产业链,同时掌握CCz、正负极材料、超分子深共晶电解液等一系列颠覆性硬核科技。是全球较大的UCC法高纯硅烷气生产商。 协鑫集团秉承“把绿色能源带进生活”的理念,围绕“科技协鑫、数字协鑫、绿色协鑫”战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用战斗精神持续奋斗,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努力向“成为受人尊重的全球化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企业”目标迈进,实现“协鑫强、员工富、社会赞”的协鑫梦。
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是全球先进的高纯硅材料供应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已建成9万吨/年电子级多晶硅(东川和甘河园区)和9000吨/年光纤级四氯化硅生产能力及185MW并网光伏电站。 作为全国多晶硅行业较早的准入者,公司凭借自主清晰的知识产权、成熟完善的研发体系及持续创新的研发设计能力,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升级,构建了以能源和物料低消耗、系统运行高可靠、产品质量高纯度为特点的多晶硅产品生产体系,在工艺制程及性能等方面表现出色。公司以数字化研发建成全球首条全48对棒加压还原炉万吨级单体生产线,该项目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0年,公司正式通过全球单晶硅片龙头企业隆基股份N型电池用料认证,成为我国多晶硅企业中较早通过该认证并批量供货的供应商,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电子材料行业电子材料综合50强、专业10强,2021年被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公司依托青海省清洁能源供应优势,用清洁能源生产多晶硅,有效减少了光伏产业自身的“碳足迹”。公司立足于清洁能源供应优势制造绿色的光伏能源产品,是目前全国使用绿色能源比例较高的多晶硅制造企业。相较使用传统能源的生产工艺,公司每年生产9万吨多晶硅产品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达270万吨。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专门从事光伏新能源产品研制,硅基新材、先进陶瓷、锆基新材、粉体新材等产品研发,风、光资源的开发、运营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十三五期间,新特能源公司紧紧围绕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益于新疆社会稳定的红利和多措并举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新特能源迎来了跨越式发展。2015年12月30日,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1799.HK。 在多晶硅产品制造领域,新特能源公司具备8万吨高纯晶体硅研制能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配套建设了晶硕新材料公司、有机硅分公司、新特新能建材公司、检测公司、知信公司等分子公司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实现绿色环保、清洁生产。在光、风等电力工程项目领域,公司致力于提供从项目开发、投(融)资、设计、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及全系列并网逆变器等新能源核心产品,先后承建5000多座离、并网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过18GW,光伏并网装机规模位于世界前列。 新特能源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光伏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能源互联网与电力电子实验室,在德国慕尼黑、美国德拉华州、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包头、天津武清、陕西西安建成四大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国际科技合作、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专项等科技攻关项目100余项;开发新产品、新工艺项目80余项;主导或参与制订50余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针对风、光项目编制工程技术标准化手册30余项;截至目前,取得国内外授权专利574件。 新特能源公司现已成功构建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核心装备研制和风、光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硅基新能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致力于打造“以绿色电力生产绿色产品”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多晶硅领域,新特能源坚持聚焦主业优势,同时结合产业特点与发展需求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开创了硅基新材、锆基新材、先进陶瓷、粉体新材以及节能环保产业互为支撑的“1+5+N”发展格局。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40126-2021 | 液体硅橡胶 婴儿奶嘴用 | 2021-05-21 | 2021-12-01 |
GB/T 40125-2021 | 液体硅橡胶 模具胶 | 2021-05-21 | 2021-12-01 |
GB/T 28610-2020 |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 2020-03-06 | 2021-02-01 |
GB/T 36804-2018 | 液体硅橡胶 分类与系统命名法 | 2018-09-17 | 2019-04-01 |
GB/T 36691-2018 |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乙烯基含量的测定 近红外法 | 2018-09-17 | 2019-04-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310427098.4 | 一种无鱼粉鲫鱼育成膨化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2 | CN201620326395.9 | 一种投饵机 |
3 | CN200910221991.5 | 一种预防黄颡鱼红头病的疫苗 |
4 | CN201620940384.X | 一种应用于循环流水池的气提推水装置 |
5 | CN201210219664.8 | 一种池塘养殖底排污水系统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19164-2021 | 饲料原料 鱼粉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13089-2020 | 饲料中噁唑烷硫酮的测定方法 | 2020-11-19 | 2021-06-01 |
GB/T 13087-2020 | 饲料中异硫氰酸酯的测定方法 | 2020-07-21 | 2021-02-01 |
GB 7303-2018 | 饲料添加剂 L-抗坏血酸(维生素C) | 2018-12-28 | 2020-01-01 |
GB/T 15399-2018 | 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测定 离子交换色谱法 | 2018-09-17 | 2019-04-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210448121.3 | 切片机主辊的加工方法 |
2 | CN201220125958.X | 粘棒小车 |
3 | CN201210315489.2 | 一种高纯硅料烘干装置及烘干方法 |
4 | CN201210563386.8 | 直拉单晶直径测量方法 |
5 | CN201310576502.4 | 单晶硅位错腐蚀剂及检测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753-2021 | 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 | 2021-03-09 | 2022-02-01 |
GB/T 39654-2020 | 品牌评价 原则与基础 | 2020-12-14 | 2020-12-14 |
GB/T 26071-2018 | 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片 | 2018-09-17 | 2019-06-01 |
GB/T 1557-2018 |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 | 2018-09-17 | 2019-06-01 |
GB/T 25076-2018 | 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 | 2018-09-17 | 2019-06-01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18916.47-2020 | 取水定额 第47部分:多晶硅生产 | 2020-03-31 | 2020-10-01 |
GB/T 4059-2018 | 硅多晶气氛区熔基磷检验方法 | 2018-12-28 | 2019-11-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02119480.7 | 草甘膦酸盐可溶性固体剂型 |
2 | 02141788.1 | 气-液-固三相反应及溶剂萃取制备草甘膦酸铵 |
3 | ZL201110310586.8 | 一种农药生产含磷废料的处理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产物 |
4 | 02125281.5 | 有机磷与有机硅单体的联产技术 |
5 | 200810062215.0 | 一种 107 硅橡胶的合成工艺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18916.60-2021 | 取水定额 第60部分:有机硅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41225-2021 |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中游离酚限量及检测方法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19136-2021 | 农药热储稳定性测定方法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1600-2021 | 农药水分测定方法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38431-2019 | 颗粒 分散体系稳定性评价 静态多重光散射法 | 2019-12-31 | 2020-03-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0910137614.3 | 一种变压器的试验方法 |
2 | ZL201510579601.7 | 一种网侧接入750kV换流变压器 |
3 | 200810179365.X | 一种铁路牵引变压器的器身结构 |
4 | ZL201420093524.5 | 一种隔热耐火电缆 |
5 | CN201220108217.0 | 一种变压器绕组线以及变压器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 20052-2020 |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2020-05-29 | 2021-06-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201010574832.6 | 一种多晶硅生产中还原尾气热能回收利用的方法和装置 |
2 | ZL201210437980.2 | 催化氢化四氯化硅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3 | ZL201310569193.8 | 一种电子级多晶硅生产中回收氢气的净化处理工艺 |
4 | ZL201210346204.1 | 一种多晶硅生产尾气再回收利用的方法及其装置 |
5 | ZL201210141828.X | 工业级四氯化硅的处理工艺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9257-2020 | 绿色制造 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评价规范 | 2020-11-19 | 2021-03-01 |
GB/T 2589-2020 |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 2020-09-29 | 2021-04-01 |
GB/T 38907-2020 | 节水型企业 多晶硅行业 | 2020-06-02 | 2020-12-01 |
GB/T 18916.47-2020 | 取水定额 第47部分:多晶硅生产 | 2020-03-31 | 2020-10-01 |
GB/T 37385-2019 | 硅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 2019-03-25 | 2020-02-01 |
更多工业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工业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