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全球电力系统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市依托数字技术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在虚拟电厂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为全国探索低碳高效能源供给提供了新范式。
自2023年深圳发布首套虚拟电厂指导性文件以来,其管理平台累计实施电力负荷调节达101次,成功调节数量超过560万千瓦时。根据深圳市家庭年度平均用电量(35004500千瓦时/户)测算,这一成果相当于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年的全部用电需求,等效减少碳排放量达4681吨。通过精准调控电力资源,深圳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年,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新增接入容量达到125万千瓦,较上年增长49%;实时最大可调能力提升至100万千瓦,同比翻番。这一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对分布式能源的深度整合,包括充电桩、光伏设备及建筑空调等资源均被纳入统一调控体系,显著增强了电力系统应对极端负荷的能力。
深圳通过虚拟电厂平台持续挖掘电力调节潜力,在2024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成功将负载率严重的馈线数量同比降低20%。同时,新增多时段交易功能引导新能源车桩网协同互动,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作为数字化的“云端电厂”,该系统通过智能聚合与优化配置分散式电力资源,有效缓解了电网局部过载问题。
总结来看,深圳虚拟电厂建设不仅在技术路径上实现了突破,更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其对电力供需平衡的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更多分布式能源接入及算法模型的持续优化,这一模式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劲动能。
更多电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