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猪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25年,预计生猪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该地区的生猪养殖行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后,展现出了一定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凯里市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生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产业发展情况
《2025-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凯里市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11.62万头和14.84万头,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共206家,其中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有113家。生猪规模场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农户”和“自繁自养”两种。目前,85%的生猪规模养殖场与公司合作养殖,主要养殖公司包括温氏、新希望、德康、大北农、双胞胎等。这些规模养殖场有效带动了凯里市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2023年全市生猪行业产值达到3.5059亿元。
(二)运营模式
1. “自繁自养”模式
“自繁自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种猪繁育为主,通过引进祖代种猪,进行杂交生产父母代公母猪和二元杂交母猪等。这种模式的养殖场一般不生产育肥猪,但可以通过本场纯种繁育选留部分种公猪和种母猪,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繁自养”。由于使用的种猪并非原种,需要定期引种以保持和提高种猪群的生产性能。第二种模式是既提供种猪又生产商品猪,通过“母猪繁殖—育肥”联动的方式,形成完整的“自繁自养”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与专门育肥生产方式不同,能够更好地发挥优质品种的优势,实现高效生产。
2. “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指专业化的养殖公司或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为其提供饲料、技术、资金等支持,农户则提供场地和劳动力,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养殖,并按合同约定进行分成或收购。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率、降低风险,同时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凯里市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入并支持德康公司、新希望集团、温氏集团、双胞胎集团等养殖企业,促进了该模式的普及和发展。目前,凯里市“公司+农户”模式的代表企业有黔东南华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凯里市荣鑫养殖有限公司、凯里市薪丰旺养殖场等。
(三)养殖成本增加与市场价格波动
疫病防控是生猪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防控非洲猪瘟,需要加强生物安全工作,定期对猪群进行卫生保健,这无疑增加了养殖成本。2019年,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大幅下降,猪肉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飙升。2020年,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市场价格有所回落。2021年,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继续增长,价格大幅下跌。凯里市政府通过市场调控、储备投放、价格补贴等措施稳定了市场预期和价格水平。从2019—2023年生猪价格走势来看,全年均价分别为22.02元/千克、36.06元/千克、21.29元/千克、19.59元/千克、16.01元/千克,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弱。
(四)产业链协同
凯里市政府致力于优化整个生猪产业链,包括饲料供应、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等环节,以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在饲料供应方面,黔东南新希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凯里市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为周边生猪规模养殖场及代养户提供饲料原料,保证了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降低了运输成本。在生猪养殖方面,凯里市有3家种猪场和11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并实施了动物防疫、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保证了生猪的健康和安全。在屠宰和加工方面,凯里市拥有1座现代化屠宰场,年屠宰量可达18万头,并实施了屠宰检验、冷链物流等监管措施,保证了产品的卫生和品质。
(一)产业优势
尽管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凯里市生猪产能受到严重影响,但该市生猪产业仍具有明显的发展空间和产业优势。一是疫情后许多农户新建猪场,养殖企业要求代养户对旧场进行装备升级,提升了生产能力。二是为保障生猪供给,贵州省于2020年发布了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恢复的政策,使得生猪生产形势开始好转。三是凯里市生猪养殖基础较好,拥有从事生猪产业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州)级龙头企业3家。
(二)粪污处理
凯里市生猪养殖场主要采用异位发酵床或同位发酵床处理粪污。通过外加微生物菌种、垫料和生猪粪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杀灭和抑制害虫、病菌,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保障生猪养殖业健康绿色发展。
(三)存在问题
目前,制约凯里市生猪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为市场不稳定性,能繁母猪产能下降;部分养殖场(户)抗风险能力弱,缺乏保险、疫病防控和生物安全意识;生猪价格低迷,养殖户生产积极性低,从而影响生猪产业发展。
(一)生猪产业链形成产业化分工
凯里市生猪养殖产业链可分为种猪、仔猪、生猪及猪肉生产等四个专业生产环节。养殖企业可根据自身优势进行产业升级,种猪将是大企业竞争的新战场。种猪作为构建行业发展格局和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是联动农户与行业民生福祉的经济单元,也是产业结构的重要组分。凯里市属于山区,有良好的天然屏障,可以适当建造500~2000头规模的种猪场,减少从外调种猪的疫情风险。未来将侧重于规模化、生态化和智能化养殖,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时间和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企业的投入和转型升级,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全局规划才能实现。
(二)环保消纳土地决定猪场的规模与布局调整
生猪养殖行业趋势分析指出,殖粪污的综合利用最终还是还田还土。从各猪场的粪污处理方式来看,猪粪经发酵后还田还土是既环保又节约成本的方式。凯里市属于山区,土地面积较少且零散,建议养猪场应建设在种植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并且规模符合土地消纳的上限。这样粪污运输的距离较短,能最大限度地处理粪污,达到种养结合的新型养猪模式。
凯里市生猪养殖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但该市生猪产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显的发展优势。通过优化产业链、加强疫病防控、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措施,凯里市生猪养殖行业有望在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生猪产业链形成产业化分工以及环保消纳土地对猪场规模与布局的调整,凯里市生猪养殖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市场不稳定性、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生猪价格低迷等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以确保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更多生猪养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猪养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