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的银行市场中,资产质量与经营模式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作为一家省级城商行,龙江银行的表现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资产规模、贷款质量以及营收结构等方面均呈现出显著问题,尤其是在不良贷款率、存贷比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龙江银行的现状令人深思。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银行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龙江银行的资产规模在省级城商行中处于较低水平。截至2024年底,该行总资产仅为3696.57亿元,远低于同城的哈尔滨银行(9162亿元)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银行(6684亿元)。资产规模的差距直接影响了龙江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拓展能力,使其在区域银行中处于劣势地位。
龙江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尤为突出。截至2024年底,该行不良贷款率高达3.17%,在省级城商行中位居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在1570.6亿元的贷款总额中,正常类贷款仅有1230.44亿元,占比仅为78.34%。这意味着超过21%的贷款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非正常类贷款占比之高在银行业内实属罕见。
龙江银行的存贷比仅为50.22%,远低于行业平均的80%左右。截至2024年底,该行存款余额为3127.38亿元,但贷款余额仅为1570.6亿元。大量存款资源未被有效利用,导致银行在利息收入方面表现疲软。这种低存贷比的现象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反映出其在贷款业务拓展上的不足。
龙江银行的营收结构存在明显失衡。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仅为14.33亿元,占比32.3%;而非息收入高达30亿元,占比67.7%。非息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收益,2024年该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455.98亿元,同比增加202.21亿元,增幅达79.69%。然而,过度依赖投资收益的模式存在较大风险,市场波动可能对银行营收造成显著影响。
自2018年以来,龙江银行已连续7年未进行现金分红。尽管在此期间该行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2.5亿元,但利润分配公告止步于2017财年。这种“铁公鸡”式的做法不仅损害了股东利益,也反映出银行在利润分配政策上的保守与不足。
总结
龙江银行在资产规模、贷款质量、存贷比以及营收结构等方面均存在显著问题。其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存贷比偏低、过度依赖投资收益以及利润分配停滞等现象,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率,也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作为一家省级城商行,龙江银行亟需优化资产质量、提升贷款业务能力、平衡营收结构,并改善利润分配政策,以在2025年的银行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多银行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银行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