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一重要的成果得益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十一五时代已接近尾声十二五规划正在指导着当今各种社会的活动。节能减排将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也是我国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理念。为此,农业部对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上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一)农村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在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通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作为转变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
农村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关键环节,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为工作重点,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力争到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8%,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1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60%,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力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达到30%;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淘汰一批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节能减排型种植制度,减少高耗能低效率的种植环节;5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农村沼气用户达到5500万户,年用沼气216亿立方米,形成年开发34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老旧农机和渔船,对乡镇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农村生产用能效率得到提高。
更多节能减排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节能减排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