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环境监测行业分析报告 >> 工业污染治理前景分析:第三方治理形成利好

工业污染治理前景分析:第三方治理形成利好

2016-12-15 14:36:3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年来,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让企业不敢超排,不能超排,有效根治这一顽疾?环保部日前对推动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进行了部署。

  日前,在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要求到2017年底,钢铁、火电、水泥、煤炭、造纸、印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行业达标计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守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到2020年底,各类工业污染源持续保持达标排放,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通知

  公开资料显示,工业生产是主要污染源之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占88.1%,氮氧化物占67.6%。特别是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更大。据估算,如果现有工业污染源均能够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再减少40%左右。

  基于上述背景,在众多业界资深人士看来,推动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无疑将推动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达标排放是企业的基本义务,也是对企业的底线要求。根据环保部推出的达标排放计划,将充分发挥环境标准引领企业升级改造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通过依法治理、科技支撑、监督执法、完善政策等措施,促进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为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支撑。业内人士表示,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可以内化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性,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达成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的目标,环保部已明确了全面排查工业污染源排放情况、加大超标排放整治力度、不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切实遏制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行为、规范和加强在线监控的运行和监管、实施超标排污联合惩戒、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9方面的工作任务。

  具体来看,在严格落实责任方面,要求各省级环保部门要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达标计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督促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推动达标计划顺利实施;在加强制度衔接方面,要求各地做好与排污许可改革的衔接,统筹考虑排污许可证发放和达标计划推行的工作安排。

  在宣传报道方面,要求各地有序做好达标计划的宣传引导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对偷排偷放、数据造假、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严重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曝光,及时公开查处结果,形成有力震慑,营造良好的环境守法氛围;在社会参与方面,要求推广实施环保有奖举报,鼓励公众、环保组织、行业协会、同业企业积极参与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在强化监督评估方面,要求各地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达标计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全面客观反映工作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事实上,此次达标计划将选取产排污量大、已制定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发放排污许可证的行业优先重点实施,通过重点带动一般推进。同时,根据相关规划,我国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并将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作为25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之一。限期改造50万蒸吨燃煤锅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钢铁行业烧结机脱硫改造、水泥行业脱硝改造。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印染、氮肥、制糖等行业中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逐一进行改造。限期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

  而此次印发的计划强调要将所有工业污染源纳入在线监控范围,通过环保部污染源监控中心平台对以上8个行业的超标企业开展电子督办,提升在线监控数据可靠性,每个季度向社会公布严重超标企业名单。同时,计划将大力推动环境服务业发展,鼓励第三方“环保管家”提供监测、监理、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污染治理等一体化服务和解决方案。

  2016-2021年中国环境污染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认为,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的实施,将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形成硬约束,利好工业污水、废气治理相关企业,对环境监测、第三方治理企业也将形成利好。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对此介绍说,之前工业污染治理的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而第三方治理的原则是“谁污染,谁付费,专业化治理”。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由专业化的环保公司来进行污染治理,而工业企业则通过付费方式购买环境服务。

  不过,政策出台近两年,第三方治理的市场还是没有被打开。在马辉看来,原因有三:一是第三方治理模式刚刚开始推广,落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工业污染源数量巨大、情况千差万别,治理存在技术难度;三是工业企业的支付能力不足。马辉进而指出,目前在工业领域全面推广第三方治理尚不现实,应该选择几个基础条件较好的行业(如能源、化工)或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先行试点,对于那些不太景气的行业则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先启动这个事情,再逐步解决所有工业污染问题。

  此外,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决定实施企事业单位排污许可证管理。马辉表示,这有助于推动工业污染治理。

更多环境污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环境污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环境污染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