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24年功能性食品行业分析:功能性食品中国市场规模达到3523亿元

2024年功能性食品行业分析:功能性食品中国市场规模达到3523亿元

2024-10-09 17:25:4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功能性食品是一种具有特定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它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并且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功能性食品近年来市场呈现多元竞争局势。以下是2024年功能性食品行业分析。

功能性食品行业分析

  功能性食品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功能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但2019年受到“权健”事件的影响以及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的影响,功能食品行业整体增速下滑。《2024-2029年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统计,2023年中国功能食品市场规模达到3523亿元,2016-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增速良好。功能食品行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其次是在华东、华北等地区;其余地方,如甘肃、黑龙江、内蒙古、西藏等省份虽然有企业分布,但是数量极少。

  从产品形态上看,功能性食品以零食类为主流,软糖、果冻等形态更受消费者青睐。功能性食品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功能性软糖市场规模达到了50亿元,同比增长了25%。从产品功效上看,功能性食品主要集中在免疫力、肠道健康、助眠等方面。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截止2022年底,国产保健食品获批总数为346个。其中75%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对于功能性食品有特殊的需求。

  功能性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包括中老年人、运动员、孕妇以及身体虚弱的人群,这些人群对健康和营养有着特殊的需求。同时,年轻消费者群体(特别是80后、90后)也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占比超过60%。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多样化,功能性食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与细化。企业不断推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健康需求的功能性食品,如针对肥胖人群的减肥食品、针对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等。

  功能性食品行业竞争

  功能性食品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生产代工,再到下游的销售平台,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原材料供应商如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在生产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上展开竞争;生产代工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来争夺市场份额;销售平台则通过优化销售渠道和提升服务品质来吸引消费者。

  目前,我国原材料上游的代表企业包括同仁堂、九芝堂、金禾实业等。中游生产代工企业主要有汤臣倍健、东阿阿胶、西王食品、东鹏饮料、仙乐健康等。下游代表性企业包括天猫、淘宝、阿里健康等;大型连锁药店包括国大药房、老百姓、复美等。

  功能性食品行业分析从我国功能食品行业市场份额来看,东鹏饮料市场份额占比约9.2%,汤臣倍健占比约6.4%,保持功能食品行业龙头地位。其他市占率较高的企业还包括无限极、安利、东阿阿胶等。市场集中度方面,中国功能食品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处于较低水平,CR3为20.8%,CR5为30.2%,CR5约35.8%。

  综上所述,功能性食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品质、拓展销售渠道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策略来应对市场竞争。

更多功能性食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功能性食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