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产业发展热情高涨 大力整合全国新能源高地

新能源产业发展热情高涨 大力整合全国新能源高地

2021-01-01 09:34:3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可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常规能源通常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则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核能等。

  新能源产业发展热情高涨

  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热情高涨。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之和约为1.2亿千瓦,远超市场预期。考虑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在二级市场上,资金大量涌入被认为“发展没有天花板”的新能源板块。但是,资本狂欢背后暗藏隐忧,持续暴增的新能源装机很可能面临消纳困境。

  “十四五”期间,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将逐步全面实现平价上网,成本优势以及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推动新能源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风电行业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新增风电装机须保证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6000万千瓦。光伏行业人士认为,“十四五”期间,一般预估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7000万千瓦左右,乐观预计这一数字将提升至9000万千瓦。如此大体量的新增装机规模,在中国新能源发展史上前所未见。

  不过,判断新能源的发展成绩不能唯规模论,必须要平衡发展速度与质量,其中新能源消纳始终是个关键点。与传统化石能源不同,风能和太阳能固有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在这方面,国外已有前车之鉴。

  由于资源禀赋、电源建设与电网规划不匹配等问题,弃风、弃光率一度居高不下,直到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电网企业的努力下,弃风、弃光率才不断下降。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新能源市场化消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多方面的。比如,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有限。再如,现有储能装机量不足以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电化学储能不足2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仅3000万千瓦,与我国20亿千瓦发电装机相比,系统调节能力仍显不足。

  因此,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必须先解决好消纳问题,否则弃风、弃光可能再度反弹,光伏电站、风电场“晒太阳”的尴尬局面将再度上演。一方面,要加强新能源与灵活调节电源统筹规划。在全国范围优化布局新能源,制定各区年度新增建设规模、装机布局和开发时序。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优化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燃气电站等灵活电源规划,支撑新能源消纳能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提升新能源并网调度运行管理水平,从源、网、荷、储、市场交易等多方面发力,不断挖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提升适应新能源随机波动性的调度运行水平和风险防御能力,支撑高比例新能源高效消纳。此外,还要加快推进适应波动性新能源消纳的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市场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新能源产业发展热情高涨

  大力整合全国新能源高地

  2020-2025年中国各种新能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前11个月,我市新能源产业累计增速达到28.3%,这个包含锂离子电池、风电、太阳能、氢能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将保持年均7%的速度增长,天津的目标是到2025年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目标概括起来就是要扩大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壮大风电产业规模,强化太阳能产业集成,加快氢能产业布局。

  在锂离子电池方面,我市将围绕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电芯及电池系统等,重点发展高镍、高电压等正极材料,高端石墨、碳硅等负极材料,加快布局电解液和隔膜材料领域。加快开发固态电池生产关键装机及配套工艺、高功率电极的制备工艺、低成本石墨烯材料生产工艺等,研究退役动力电池异构兼容利用与智能拆解技术,加快锂离子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拓展在电动船舶、电网储能、智能和信息装备等方面的应用。

  在风电方面,将坚持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并举、集中式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协同,围绕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风电场设计建设施工控制运维等重点环节,打造风电全产业链。重点加强4MW及以上大功率风电机组、10MW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研发和产品推广,提升复合材料风电叶片、齿轮箱、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化生产水平和配套能力,促进风电装备采购本地化。

  在太阳能方面,将重点发展新型高效光伏电池,突破高效叠瓦组件等先进生产技术,扩大12英寸超大硅片、高效智能太阳能电池片等先进产品生产规模,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鼓励“光伏+5G网络”“光伏+数据中心”“光伏+充电桩”等特色行业智能光伏应用。

  在氢能方面,将大力整合企业副产氢资源供应能力,支持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研发,加快发展高压氢气存储材料与设备、液态氢储运装备等配套产业,加快储氢、运氢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大功率电堆、高性能长寿命关键材料、高可靠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产业化,积极推进氢燃料大客车、物流车、叉车的研发生产,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检测基地项目建设。

更多新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