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市近期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等多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统筹做好深圳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行动方案》,系统性部署绿色金融市场建设。通过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创新融资工具和优化资源配置,深圳正加速构建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方案明确提出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优势,重点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及高端能源装备等领域的企业上市和再融资。通过引导募集资金精准投向节能减排项目与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深圳将打通科技企业成长周期中的资金堵点,助力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此举不仅为光伏、储能等新兴产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撑,更通过市场机制筛选优质项目,推动资源向高效益的绿色产业集中。
针对绿色基建项目的融资需求,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发电站、污水处理厂及低碳交通设施开展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通过将存量优质绿色资产证券化,深圳有望突破传统融资渠道局限,为项目运营提供稳定现金流来源。这种"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既缓解政府和企业资金压力,又为投资者开辟了长期限、低风险的绿色金融产品选择。
在产品创新方面,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资产管理产品,覆盖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多元化形态。同时支持成立专注绿色产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并购基金"全链条资本生态。这种多层次的产品矩阵既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又能为新能源技术商业化提供从早期孵化到成熟扩张的持续资金保障。
深圳通过整合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与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行动方案落地见效。例如对符合标准的绿色项目给予再贷款优先支持,或在上市辅导阶段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形成"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双重驱动。这种系统性设计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提升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为全国碳达峰城市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模板。
此番深圳打出的绿色金融组合拳,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抓手,在融资渠道拓宽、资产盘活创新和投资工具开发三大维度实现突破。通过政策协同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不仅加速了本地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形成,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碳达峰路径。随着方案各项措施的深入推进,深圳有望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创新高地,为我国"双碳"目标贡献先行示范力量。
更多新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