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旅游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潮。今年的旅游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变化,长线游、跨境游以及县域游成为主流趋势。游客们不再满足于短途打卡,而是追求深度体验和个性化玩法。与此同时,AI技术的融入为旅游规划带来了更多便利,跨境游市场也展现出双向火爆的态势。这些新趋势不仅反映了旅游消费的升级,也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在“请4休11”拼假策略的推动下,跨市住宿订单占比突破80%,连住两日及以上的深度游用户比例预计达到20%。相较于清明假期,游客的出行半径显著扩大,旅游行程从“短途打卡”转向“深度体验”。上海、北京、成都等传统热门城市依旧稳居国内目的地榜单前列,而太原、佛山、伊犁等远途旅游城市则凭借独特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异军突起,跻身酒店热度增速位居前五。数据显示,海口和伊宁旅游订单量同比上涨超130%,三亚、九寨沟、香格里拉等地的订单量也实现了超五成的增长。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县域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年轻消费者“逃离喧嚣、治愈身心”的热门选择。吉林白山的静谧、海南文昌的椰风海韵、新疆喀什的异域风情……这些小城凭借“微度假综合体+非遗活化”的创新模式完成配套升级,以“错峰避堵、深度体验”的优势吸引着大批游客。数据显示,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高出三线及以上城市11个百分点,小城的高星酒店消费占比更是超越高线城市,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潜力。在“去景区化”趋势的推动下,旅游目的地形成“传统目的地迭代”与“新兴网红地崛起”的双轮驱动格局。大理、丽江等传统旅游城市持续散发魅力,博尔塔拉、忻州等新兴目的地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
今年以来,AI技术深度融入旅游行业,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基于生成式AI的产品,掀起“全民旅行家”的热潮。某平台的“程心AI”具备多图文内容推荐、多语言场景覆盖等功能,实现从内容推荐到交易的一站式闭环。“五一”前夕,“程心AI”新增“AI手绘行程图”功能,用户获取图文旅行攻略后,可一键生成充满童趣的手绘行程规划图,兼具实用性与社交分享属性,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旅行需求。另一平台的“问一问”AI产品同样亮点十足。通过多智能体驱动,“问一问”能与用户进行自然对话,提供精准且富有温度的行程安排,涵盖机票、酒店预订,以及当地生活服务推荐等功能。用户不仅可以对行程方案进行定点修改,还能通过预算调节功能,一键生成符合需求的新方案。“问一问”支持多模态输入,无论是文字、语音还是方言,都能快速响应,并生成包含图片、商品卡片和景点链接的实用旅行方案,还可自动生成手绘攻略,让旅行规划变得轻松便捷。
“五一”期间,跨境游市场呈现出“双向火爆”的态势。入境游在网红效应与政策红利的双重推动下迎来爆发式增长。某博主的《中国奇遇记》系列短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带动“五一”期间入境酒店搜索指数同比激增200%;加之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实施,今年“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73%。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成为入境游热门目的地,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位列入境游排行榜前十的客源国。出境游市场同样热度不减。全球航空供应链的恢复与拓展,让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与去年“五一”相比,国际航班抵达城市新增177个,中国旅客的目的地增加至1303个城市,德国慕尼黑、西班牙格拉纳达等目的地的酒店预订量更是实现数倍增长。值得关注的是,中日游客在“五一”假期上演“双向奔赴”。恰逢日本黄金周,日本游客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两倍,上海成为日本人最想去的海外城市榜首。而中国游客对日本的热情也持续高涨,某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日本包车游订单预计同比增加60%。从传统热门目的地到新兴旅游国家,出境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日本、中国香港、韩国等传统目的地依旧备受青睐,卡塔尔、奥地利等新兴目的地凭借特色旅游资源跻身涨幅榜前列。
今年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展现出多元化的新趋势,从深度体验到小城旅游的逆袭,再到AI赋能的旅行规划和跨境游的双向火爆,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旅游消费的升级,也为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相互作用,旅游市场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旅行体验。
更多旅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旅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