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2025年一季度财报的披露,科创板上市公司纷纷交出了各自的“成绩单”。科创50成分股公司作为科创板市值大、流动性好的代表,除中芯国际外,其余49家公司均已公布财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45.23亿元,净利润16.17亿元。其中,半导体行业表现尤为亮眼,成为推动科创板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在49家科创50成分股公司中,有32家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双增长,其中27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思特威、寒武纪、九号公司、盛美上海、中无人机、华润微、澜起科技等7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倍。在这7家公司中,除中无人机和九号公司外,其余5家均为半导体企业。
思特威作为净利润增幅最高的公司,其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64.97%。该公司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7.50亿元,同比增长108.94%。思特威表示,智能手机及汽车电子领域多款产品在一季度的出货量大幅增长,推动了业绩的显著提升。
科创板上市公司普遍重视研发投入,2025年一季度,49家科创50成分股公司合计投入研发金额达111.05亿元,其中32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实现同比增长。中微公司、天岳先进、百利天恒、寒武纪、九号公司等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幅度居前,尤其是中微公司和天岳先进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幅超过1倍。
天岳先进在2024年11月发布了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沉底产品,刷新了行业标准。该公司表示,其研发重点涵盖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及工程研发,确保公司始终走在科技进步的前沿,并不断改进产品。
科创50成分股公司在分红派息、回报股东方面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2025年一季度,32家科创50公司向全体股东披露了分红预案,合计送出379.69亿股。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也表明公司有更多资金用于回馈投资者。
为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科创50成分股企业通过技术输出进行破局。截至2024年末,38家科创50成分股公司的海外营收超过2300亿元。其中,中控技术构建了覆盖50国的全球化网络,2024年海外收入达7.49亿元,增长超118%,占比升至8.25%。澜起科技则主导了DDR5内存接口芯片的国际标准,其技术方案被全球厂商广泛采用。
总结
2025年一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带动下,整体业绩表现亮眼。半导体企业不仅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实现了显著增长,还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科创50成分股公司积极回报股东,加大分红力度,并通过国际化布局和技术输出,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半导体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突破,科创板企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增长空间。
更多半导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半导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