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车险困局:保费与赔付的平衡之道

新能源车险困局:保费与赔付的平衡之道

2025-05-08 02:34:0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产量突破1000万辆,零售渗透率高达52.3%。然而,与产业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车险市场却陷入“保费贵、承保亏”的困境。车主抱怨“省的油费全交了保险”,险企则因高赔付率而持续亏损。如何在车主“可负担”与险企“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新能源车险生态重塑的关键。

  一、保费偏高:车主负担加重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自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专属商业保险产品推出以来,保费问题一直是车主关注的焦点。在新能源汽车产销大省江苏,一项涉及6291名车主的调查显示,57.9%的受访者认为新能源车险价格偏高。例如,一辆售价仅四五万元的小型电动车,保费却高达4800元。尽管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已调整至与燃油车相同,但险企为覆盖高赔付成本,往往将保费调至上限。

  保费上涨不仅抑制了车主的投保意愿,还导致部分车型的商业险被险企拒保。例如,一些中小型险企对新能源车商业险采取限制承保策略,甚至建议车主转向大型保险公司投保。数据显示,34.1%的受访者遭遇了保险公司拒保,其中因车型品牌故障率高被拒保的占比达58.5%。

  二、赔付率高:险企承压亏损

  新能源汽车的高出险概率和高赔付成本,是险企承压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新能源汽车由于扭矩大、加速快,车主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率较高。此外,新能源汽车构件一体化程度高,智能设备和配件损坏后通常需要成套更换,维修成本显著高于燃油车。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但承保亏损高达57亿元。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和普通货运车辆中的占比日益升高,但部分车辆未按营运性质投保,导致保险种类与使用性质“错配”,进一步加剧了保费不足的问题。例如,一些保险公司对一年行驶里程达到2.5万公里的车辆,一律判定为营运车辆并拒保。

  三、平台助力:缓解投保难题

  为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今年1月,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车险好投保”平台于1月25日上线,旨在解决车主投保难的问题。截至4月9日,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56.2万人,承保41.2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保险保障3976亿元。

  该平台主要服务在常规渠道遇到投保困难的新能源汽车客户,首批接入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第二批接入22家公司。车主可自主选择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和商业险,出单的保险公司负责承保理赔服务。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平台短期内虽能缓解投保难,但如何平衡“车主可负担”与“险企可持续”,仍是长期挑战。

  四、源头共治:构建健康生态

  新能源车险与新能源车行业需要相互促进,从源头降低事故率,落实风险分级制度,创新产品设计,共同构建健康生态。首先,交通运输、金融监管、车辆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引导新能源车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开展平安交通整治,减少事故发生率。其次,通过部门间信息交互,解决4.5吨级以下货运车辆实际用途与投保险种错配的问题,提高保险产品风险定价的准确性。最后,保险公司应优化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探索家用车和网约车运营的组合产品,探讨高赔付车辆风险分担机制,提供更合理的保险产品。

  总结

  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降低事故率、落实风险分级制度、优化保险产品设计,可以在车主“可负担”与险企“可持续”之间找到平衡。只有构建起良性的新能源车险生态,才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更多新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