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及季节性需求回升,航运港口板块在5月中旬迎来显著反弹。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收盘,该板块两日内累计涨幅达8.44%,美线与欧线运价同步走高,行业回暖迹象明显。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正处于供需双重驱动的窗口期,但长期表现仍需关注运力扩张及国际局势变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5月12日以来,美线航运市场出现显著波动,“抢运潮”与“抢舱热”现象频现。此前受制于价格下行压力,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在2月至4月连续三月环比下跌,其中美西航线跌幅达6.7%、18.4%和8.9%,美东航线亦分别下滑5.8%、16.9%及8.5%。然而,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释放积极信号,市场对贸易环境改善的预期升温,前期积压的出口货物加速出运,推动航运需求激增。某外贸企业负责人透露,近期美线货运量显著提升,货运价格同步上涨,预计抢运窗口期将持续至6月中旬。
从供给端看,航运公司正调整航线布局以应对需求变化。此前部分运力配置于欧线的船舶开始回流美线,带动欧线集运价格同步上涨——东方财富数据显示,5月12日至14日,欧线集运指数单周涨幅达38.10%。分析人士指出,头部航运企业已释放6月初提价信号,并通过“远期价格锚定”策略强化市场信心。此外,欧洲夏季备货周期启动、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进一步支撑短期运价上行预期。
尽管当前航运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但长期前景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集装箱船队规模同比扩张约10%,新增运力加速投放可能压制价格涨幅;另一方面,若国际局势缓和导致运输需求回落,或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中信期货与银河期货均指出,未来90天内欧美航线将进入传统旺季,但三季度末行业或将面临供给冲击的考验。某航运业负责人强调:“6至8月是传统旺季,运价上涨可期,但需警惕新船交付及地缘风险对市场的扰动。”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外贸企业正积极调整策略。业内人士建议,在关税政策缓和的窗口期内加大出口力度,并关注航线运力调配动态以优化成本。港口与物流企业也需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运输高峰,确保供应链高效运转。然而,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短期价格波动或延续至6月中旬,但行业能否持续复苏仍取决于全球贸易格局及产能消化情况。
总结
当前航运市场在中美关系缓和、季节性需求回升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迎来阶段性回暖,运价与货运量同步增长印证了行业的活跃度提升。然而,新增运力扩张、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潜在的供需失衡问题仍为长期发展埋下隐忧。企业需把握当前窗口期机遇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应对未来挑战,行业整体复苏路径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更多航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航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