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7日,青岛啤酒宣布以6.65亿元及价格调整期损益金额之和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100%股权。这一举措标志着这家啤酒巨头首次涉足黄酒领域,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缓解淡季市场压力并开辟新增长点。然而,在啤酒行业增长放缓、存量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跨界扩张能否真正激活青啤第二曲线?这场战略布局背后的风险与机遇正在引发多方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黄酒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青岛啤酒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净利润增速也显著放缓至1.81%。行业数据显示,其第四季度净利润亏损6.45亿元,凸显了传统淡季产能利用率不足的痛点。收购即墨黄酒作为北派黄酒代表品牌,正是基于“淡旺季互补”逻辑:黄酒消费季节性较弱且区域市场稳固,有望填补啤酒销售低谷期的渠道空窗。截至2024年末,即墨黄酒总资产9.08亿元、净资产2.03亿元,年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净利润达3047万元增长38%的财务表现,为其整合提供了基础价值支撑。
青岛啤酒拥有覆盖全国的11622家经销商网络,理论上可为即墨黄酒打开更广市场空间。但数据显示,对比古越龙山(营收19.36亿元)和会稽山(营收16.31亿元),即墨黄酒体量尚不足其十分之一。尽管净利润差距较小,但黄酒行业全国市场规模仅210亿元(2023年数据),与啤酒超1850亿元的规模存在量级差异。此外,青岛饮料集团旗下崂山矿泉水、白花蛇草水等产品近年虽增速亮眼,但面临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比跌破50%的存量竞争压力,如何通过渠道复用实现多品类协同仍需验证。
即墨黄酒作为区域品牌,在国人心中认知度远不及绍兴黄酒核心产区。2010年销售额破亿后历经十四年仅增至1.66亿元,增速落后于主流酒类。而古越龙山近年连续四年未达业绩目标,会稽山销售费用激增,均印证了黄酒行业面临的场景固化、区域壁垒难题。与此同时,青岛饮料业务虽有白花蛇草水74%的高增长,但面对农夫山泉等巨头的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如何突破现有市场天花板仍是未知数。青啤规划的“啤酒+黄酒+葡萄酒+烈酒+饮品”矩阵,需直面各细分领域的激烈博弈。
青岛啤酒此次交易市盈率约20倍,在消费领域属于合理区间,但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从供应链整合到品牌调性统一,再到消费者心智培育,跨品类运营需要系统性能力重构。尤其在年轻化市场开拓中,如何将啤酒的渠道优势转化为黄酒与饮料的增量空间,仍需面对产品定位、营销创新等多重挑战。新任董事长上任后推动的高端化转型虽已初见成效,但多元化业务能否形成有效协同,还需通过终端动销和市场份额变化持续观察。
总结
青岛啤酒以即墨黄酒为支点切入黄酒赛道,并依托饮料业务拓展多元版图,既是对行业存量竞争的主动应对,也是对消费场景延伸的战略探索。然而,从区域品牌到全国市场的跨越、从渠道复用到价值创造的升级,均需克服资源整合、市场认知与品类协同等多重障碍。这场跨界实验能否突破“为多元化而多元化”的桎梏,在白酒、啤酒、黄酒及快消品多线作战中实现业绩跃迁,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更多黄酒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黄酒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