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综述 今年5月20日,全球能源行业的目光聚焦于中国北京。作为世界燃气大会(WGC)首次落地中国的里程碑事件,本届会议以"推动燃气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核心目标,汇聚了来自70个国家及地区的3000余名代表和300余家企业。这一盛会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更通过技术展示、产业对话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燃气行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能源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标志着国际燃气联盟(IGU)首次将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燃气行业盛事引入亚洲。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和第三大消费国,中国通过举办此次大会展现了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会议期间举办的80余场论坛与特色活动,涵盖技术创新、金融合作及数字化转型等主题,为全球能源企业搭建了深度交流平台。
作为成立于1931年的权威机构,IGU通过WGC2025进一步强化其在能源转型中的核心作用。数据显示,大会展览面积达历史峰值的5万平方米,其中超过半数展位由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顶级能源企业占据。IGU负责人指出,中国作为联盟成员最多的国家之一,正通过深度参与组织治理与技术转化,加速全球燃气产业链的低碳化升级。
大会主办方强调,此次会议对中国燃气行业具有战略意义:展示了国内企业在液化天然气(LNG)、智能管网等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理解国际前沿技术与政策导向,推动产业标准接轨;最终实现与全球伙伴的共赢。数据显示,国家管网集团依托开放服务平台已服务1300家下游用户,中小托运商数量增长超十倍,显著提升了资源调配效率。
在装备制造领域,中海油展出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项目成为焦点。这一总投资230亿元的工程,不仅实现了我国1500米级深水气田自主勘探开发的历史性跨越,其搭载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更展现出中国在海洋能源领域的技术自信。该气田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二期工程投产后将进一步助力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
中国石化展出的"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是全球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驱油一体化示范工程。通过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油藏,该项目每年可减少100万吨碳排放,并提升石油采收率。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非常规油气开发提供新路径,更推动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突破4200亿立方米,加速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型。
总结 今年的世界燃气大会(WGC2025)以"技术+合作"双轮驱动,全面展现了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角色转变。从深海气田开发到智能管网建设,从CCUS碳减排实践到国际企业联合参展,会议不仅巩固了我国在天然气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更通过开放合作推动构建全球燃气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范式。随着大会成果的持续落地,其对可持续能源系统的贡献将持续释放。(郑青亭/摄)
更多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