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20日,中国生物制药企业迎来历史性时刻——三生制药与跨国药企巨头辉瑞达成一项总金额达60.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这一交易不仅刷新了国产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双抗)海外授权的首付款纪录,更成为今年创新药出海浪潮中的标志性事件。随着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持续提升,本土药企正通过国际合作加速抢占全球市场,此次合作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制药行业在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交易消息发布后,三生制药港股单日涨幅达32.28%,A股关联公司三生国健也上涨近20%。港股其他创新药企如荣昌生物(+16.19%)、翰森制药(+5.74%)同步跟涨,反映市场对行业出海趋势的乐观预期。与此同时,港股创新药ETF单日成交额突破28亿元,收盘涨幅超5%,资金加速涌入该赛道。这一现象表明,头部企业的国际合作正带动整个板块估值修复。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达94笔,总金额519亿美元;而今年前三个月已实现41笔交易,涉及369.29亿美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行业分析指出,国产创新药凭借差异化管线和成本优势,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占据重要地位。跨国药企(MNC)纷纷将中国源头的候选药物纳入核心研发管线,反映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认可。
尽管近期海外政策如美国“砍药价”提案引发市场波动,但分析认为其对国内创新药企的实际冲击有限。当前中国已构建创新药支付保障机制,部分品种通过医保谈判实现销售放量与研发投入的正循环。随着更多双抗、ADC等前沿药物进入临床后期,并依托海外授权加速商业化进程,行业估值修复动力充足。
总结: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更多制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