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今日(2025年5月27日),我国夏季粮食收获工作已全面铺开。随着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和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小麦收割进度显著加快,跨区机收网络覆盖更广,为全年粮食稳产保供奠定坚实基础。农业农村部门正联合多领域力量应对天气变化,确保颗粒归仓。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小麦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全国已收获夏粮小麦7005万亩,日均机收面积连续三日突破400万亩,整体进度接近20%。其中西南地区及湖北进入尾声,河南完成超30%,安徽、江苏等地收割全面启动。机械化作业成为主旋律,联合收割机数量达80万台以上,跨区作业设备占比近四分之一,为高效推进收种管一体化提供支撑。
今年“三夏”期间投入的1700万台(套)各类农业机械中,9-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成为主力机型,北斗定位与作业监测系统进一步普及,显著提升精准化水平。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联动,在重点产麦区设立3400余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并开通4800余条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简化核验流程后,跨区农机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平均放行时间缩短50%以上。
中国气象局预测,未来一周麦收主产区以晴好天气为主,但27-29日南方局部及6月1-2日期间将出现明显降雨。农业农村部门已启动分级应对预案:在晴朗区域加快收割进度,在雨区强化烘干晾晒设施调配,并通过北斗系统实时监控农机分布,动态调整作业路线。当前河南、安徽等地已建立区域性应急收储中心30余个,确保小麦水分指标达标。
结语
从南到北的夏粮抢收战役正进入关键阶段,机械化水平提升与多部门联防联控形成双重保障网。在智能化装备支撑和精准气象服务下,我国不仅实现了收割效率的历史性突破,更通过动态响应机制将天气风险降至最低,为全年粮食生产稳定注入强心剂。后续需持续关注局部降雨影响,进一步优化跨区调度网络,确保6亿亩夏收小麦顺利归仓。
更多小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小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