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构建 系统化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构建 系统化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27 03:34:58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7日)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退役动力电池的规范回收与高效利用已成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务。近期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展开部署,明确提出以法规完善、全程监管和技术升级为抓手,加速构建覆盖生产、报废、拆解、再利用等环节的规范化体系,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根基。

  一、强化顶层设计 筑牢法律标准基石

  会议明确将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专项法规,同步推进锂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再生利用工艺等行业强制性标准制修订工作。通过法治手段约束非法拆解、违规处置等行为,确保全链条操作合规化。特别强调对电池材料成分标识、回收企业资质认证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以制度保障行业有序发展。

  二、构建全流程监管网络 确保溯源可控

  针对生产端与报废端衔接不畅、拆解数据孤岛等问题,会议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动力电池信息追溯平台,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一车一电一码"的数字化追踪。重点强化车辆报废登记、梯次利用评估及再生处理等环节的协同监管,对无证经营、污染环境行为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切实消除监管盲区。

  三、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培育行业新动能

  会议部署加大资源化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支持企业研发高效拆解装备和绿色冶炼工艺,力争2025年前将锂钴镍综合回收率提升至90%以上。同时建立"有进有出"的规范企业动态管理体系,通过资质审核、产能监测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并重点培育10家左右规模化示范企业,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四、统筹发展安全双目标 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闭环的关键环节,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安全和"双碳"目标实现。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体系化推进新阶段:既通过法规标准筑牢底线,又以技术创新拓展增量空间;既强化政府监管职责,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随着各项措施落地见效,预计到2030年可形成50万吨/年的规范回收能力,有效缓解资源对外依存度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此次系统性部署不仅回应了当前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彰显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决心。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发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有望成为推动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更多新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