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2025年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题活动在北京圆满举行。来自行业协会、企业及学术机构的2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展开深度对话,并联合发布重要合作倡议。这场聚焦前沿技术与市场应用的盛会,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活动期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与北京市经信局共同发布了《中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合作北京倡议》。该文件提出建立常态化对话机制,旨在促进技术、人才及资本等创新资源的高效聚合,并明确以顺义区为核心枢纽,构建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协同体系。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德(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务实合作进入新阶段。
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加速发展,北京市作为先行示范区已出台专项法规支撑产业落地。数据显示,顺义区作为北京汽车制造核心区,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链布局,集聚了4家整车企业及7家研发中心,带动相关企业数量突破150家,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活动现场同步解读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测试运营规范与商业化路径,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保障。
顺义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在智能网联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目前该区已投入近30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累计测试里程达842万公里,服务订单量超744万单。规划中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项目将于2026年启动交付,重点布局汽车电子与智能化领域,未来将形成涵盖研发、生产、测试和应用的完整生态圈。
在圆桌研讨环节,行业代表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供应链韧性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顺义区政府表示,将持续依托国家级中德合作示范区平台,在测试认证标准制定、数据互通机制建设等领域加强与欧洲企业的协作,并同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强化全产业链竞争力。
总结
此次论坛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显著成果,更通过跨区域、跨行业的深度对话推动了国际合作新进程。随着顺义科技生态港等重点项目落地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中德(欧)产业协同将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北京样本”。未来,以数据安全和标准互通为核心的创新合作模式,将成为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