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金融监管深化与理财产品规范化发展,2025年托管市场迎来新变局。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以下简称“理财登”)作为新型托管机构的首次亮相,标志着托管行业准入标准进一步放宽,同时折射出监管部门对第三方独立托管模式的支持信号。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托管服务在资金安全与合规监督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托管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理财产品托管机构除传统商业银行外,可选择具备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质的金融机构或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等经认可的第三方机构。理财登近期正式成为富滇银行理财产品托管方,创下其首次独立承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托管职责记录,打破了此前以母行为主的托管格局。
在理财登与富滇银行披露的合作协议中,托管费率为行业常见水平的0.01%每年,按日计提并根据产品类型差异化支付——开放式产品按月/季度结算,封闭式产品每季度统一清算。这一费率与富滇银行此前主推的工商银行托管费率一致,但理财登作为独立第三方机构的身份,或通过更低边际成本实现更高效服务。
托管机构需履行四大核心职能:为每只产品单独建账并开设独立账户以确保资金隔离;执行管理人指令完成清算交割;建立对账机制核查交易真实性;监督投资行为是否符合法规及合同约定。理财登在协议中明确承诺将定期出具监管报告,强化理财产品运作透明度,这与其作为行业基础设施平台的定位高度契合。
除银行与登记中心外,证券公司正成为托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具备基金托管资质的券商已达48家,部分头部机构已开始为理财子公司提供跨境资金结算、衍生品投资监督等增值服务。例如,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券商托管实现了QDII产品全流程合规管理,标志着托管服务从传统存管向综合风控转型。
据富滇银行2024年报披露,其自主发行的“富银理财”系列产品当年实现销售规模259.06亿元,期末存续规模达206.85亿元,并贡献中收1.63亿元。若按现有托管费率计算,理财登未来每年将获取约200万元托管费收入(以当前存续规模测算),虽体量有限但标志着第三方托管机构的市场渗透率开始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富滇银行旗下83只存续产品均为固收类,其中71只为公募产品,凸显了托管服务在标准化资产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25年的托管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政策放宽推动参与主体多元化、费率透明化倒逼服务质量升级、技术赋能加速业务场景创新。理财登的入局不仅为中小银行提供了更具弹性的合作选项,更通过独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强化了投资者权益保护。随着券商、科技公司等非银机构持续加码托管服务,行业将逐步形成“合规底线+效率优先”的竞争格局,最终推动理财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向专业化、数字化方向纵深发展。
更多托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托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