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发电企业出现严重资金压力试图借助一带一路突围

新能源发电企业出现严重资金压力试图借助一带一路突围

2015-01-01 10:01:5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的带动下,在《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快速成长,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产业基础,在技术和成本上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已经启动了大型光伏电站、光热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及离网光伏系统等多元化的太阳能发电市场。初步建立了有利于成本下降的市场竞争机制,太阳能发电成本实现了快速下降,具备了在国内较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光伏发电企业财务收益面临严重考验制约新能源发展

  7月的甘肃河西走廊刚开始其旅游旺季,从酒泉到敦煌一路往西,戈壁滩上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满眼黄色中异常显眼,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七成的电池板都在“空晒太阳”。

  这只是多地光伏电站限电“升级”的一个缩影。记者在调研中发现,2015年光伏电站“抢装潮”式增长和送出通道建设缓慢之间的矛盾加剧,再加上电网调度权下移等人为原因,2015年以来甘肃等多地“弃光”、“弃风”现象进一步恶化,限电率从之前的50%上升到70%,严重时甚至达到80%。

  不容乐观的是,这些地方的新能源发展热情仍然高涨,拉闸限电情况或难缓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投资放缓,在光伏项目审批上开始谨慎、苛刻,部分投资转移到西藏等地。而且,“抢装潮”埋下的质量隐患开始暴露,相关部委已经会签了关于标准体系的工作计划文件,着手进行标准制定工作。

  光伏项目弃电高达七成

  7月10日,这已是瓜州的并网光伏电站大面积“被停电”的第10个月,在三峡新能源瓜州双塔光伏电站逆变器上可以看到,10个组件运行指示灯中仅有3个亮着。

  “由于限电措施,目前电站并网消纳率已从过去的60%降到了30%,这意味着70%的电量都上不了网,我们还不是限电最严重的电站,同地区其他电站的限电程度更高。”该电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敦煌的情况如出一辙。敦煌发展改革局局长贾兆杰在近日于敦煌召开的“光伏电站质量标准与投融资风险管控研讨会”上介绍,目前当地的消纳能力仅为24%,由于限电严重,2015年甘肃500MW光伏电站指标并未分配给敦煌,而该地尚有507MW路条等待备案。

  “弃光”背后,是电站发展与电网送出通道之间的严重不匹配。据了解,甘肃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省各地年日照时数在1700小时至3320小时之间,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其中敦煌、酒泉所在的河西地区年日照时数在32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40万千焦每平方米,是甘肃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主要基地。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2012-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供需与投资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敦煌获批光电项目1100兆瓦,其中,2009年至2015年分别是20、95、86、590、290、19、10兆瓦。敦煌目前并网光伏电站已达663MW,是6年前的33倍。但严峻的现实是,“这座只有20万人口的旅游城市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本地消纳,而甘肃本身的电网结构和送出能力也无法支持其电力外送。”中国电科院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中心主任张军军坦言。

  当然,原因并不止于此。记者走访数个电站了解到,之前由西北电网统一负责外送调度,从2014年9月份开始,这一工作下放到省级电网,采用联络线考核,相当于限制了一个电源线的断面必须保持一个恒定的送电量,“不管是在没风没光还是风光资源特别好的情况下,你也只能发这么多。”有电站工作人员解释说。“西北电网的压力太大,电力接入省并不愿意外省新能源抢占自己的市场,本土火电和新能源竞争也很激烈,西北网不愿意让自己卷入这种矛盾,所以就下放到省一级电网。”

     据了解,内蒙古以政府文件规定了限电6%成为常态,新疆的一些光伏电站限电也达到40%左右。而原本发电情况很好的青海格尔木限电比例骤升,近两月以来,多数时间限电70%以上。

  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

  据了解,为了解决并网问题,国家电网在此建设了一座750kV的变电站,2座330kV升压站以及14座110kV升压站。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甘肃省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案》,提出新建风电项目500万千瓦、新建光电项目150万千瓦,并与外送工程同步建成,即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目前该工程已于2015年6月3日开工,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运。

  据光伏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数据透露,根据规划整体外送能力约40%给风电、光伏。有光伏企业人士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解决光伏限电影响在15%左右,而风电限电更为严重。

  这一切让光伏发电企业原来设计的财务收益面临严重考验,也使得投资回报根本得不到保障。“限电成为现阶段困扰企业投资的主要问题,甘肃方面尤为严重。”华电福新国核(北京)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掌于昶称。

  三峡新能源瓜州双塔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限电影响,公司已减缓了后续的投资。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开发与创新部融资协调处处长姜国栋也表示,现阶段五大发电集团在光伏项目的审批上开始审慎,对光伏项目也愈加苛刻,在限电影响下,部分投资转移至西藏、青海等地。

  抢装潮埋下质量隐患

  除了限电风险,自2011年开始中国光伏电站“抢装潮”式的增量,也暴露出一些行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部分地区存在同质项目竞争激烈、融资困难、项目建设运行质量差异显著等现状,使得光伏行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很大质疑。”张佳丽介绍说。

  杜邦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郑宪志指出,目前光伏电站作为投融资机构关注的重点投资方向,在中国已成为趋势。但如何确保此项投资标的能够高效可靠运营25年,投融资风险的管控成为光伏是否可持续发展非常严峻且迫切的问题。各项投融资环节中,政府、投资商、银行与保险等金融机构看到其背后存在的质量隐患。而对于电站而言,组件与系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光伏电站的质量、发电量、收益率、价值都与组件系统的质量息息相关。

  2015年4月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国光伏发电工程质量检查的通知》国能新能[2015]110号文件。文件指出对光伏电站的质量大检查,提出针对已投运的地面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重点检查内容包括项目建设运行质量、主要设备及部件质量两个方面。

  来自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的秦潇表示,他们正在与中国电科院、CQC、鉴衡认证等部门做国家光伏电站质量检查的工作,希望及时发现电站中存在或有可能隐含的问题,提出检测方式。此外,秦潇还透露,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已经会签了关于标准体系的工作计划文件,科技司在委托水电总院做关于标准实施的反馈机制研究。

  此外,随着电站规模越来越大,资金缺口的问题也愈加突出。据了解,太阳能电站上网电价和补贴标准较高,企业对电价补贴的依赖度较高,而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拨付不能及时到位,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基金征收来源单一,存在补贴资金发放滞后现象,补贴资金的拖欠给新能源发电企业带来严重的资金压力。

  姜国栋透露,中国进出口银行针对光伏行业的贷款余额为150多亿人民币,从已发放的贷款看,58.8%用于支持电站业务,未来电站业务的贷款比例会更高。工商银行敦煌支行行长代文玉也表示,工商银行一直支持光伏电站贷款,以敦煌支行为例,2014年15亿的贷款中有14亿用于光伏等新能源。

  目前众多光伏企业试图借助“一带一路”突围。在姜国栋看来,他更希望中国企业在国内做好后再走出去,而“一带一路”概念也是中国进出口下一步倾斜的方向。

更多新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