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白羽肉鸡产业复苏脚步渐近 分析认为2016年鸡价反转确定

白羽肉鸡产业复苏脚步渐近 分析认为2016年鸡价反转确定

2016-01-01 09:53:4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最近几年,受“速生鸡”、“H7N9”、福喜“过期肉”等不良事件的影响,中国白羽肉鸡行业遭受史上最为惨烈的打击,严重挫伤了消费信心,持续困扰产业经营者。近日,白羽肉鸡行业出现转机,有望复苏。

白羽肉鸡产业复苏脚步渐近 分析认为2016年鸡价反转确定

  根据2014年数据,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每年仅10公斤左右,相比之下,美国人均43公斤,日本人均40公斤,中国香港人均34.9公斤,我国鸡肉市场成长空间巨大,即使对比17公斤的世界人均水平,我国鸡肉市场仍有将近1倍的增长空间。

  受经济环境、消费者对白羽肉鸡认知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白羽肉鸡产业近几年走的并不顺畅。然而,随着白羽肉鸡行业周期渐进尾声,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创新,我国的白羽肉鸡产业复苏的脚步渐行渐近。

  转型“自救”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在畜禽类中,曾经占据霸主地位的猪肉受国内牛羊肉、鸡肉产品的增长,其份额不断下滑。而近20年来,我国鸡肉产量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持续增长,鸡肉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白羽鸡肉占比达到13.11%,其规模化程度在行业内已属最高。

  虽然我国的肉鸡产业增速较快,但近几年来,白羽肉鸡行业摊上那些本不是事的事。这个被专家誉为“蛋白质最高、脂肪最低”的优质营养品,在“速生鸡”、“药残鸡”、“禽流感”、“六腿八翅”等事件影响下,不仅给消费者传递了错误认知,也让这个行业饱受重创。

  据记者统计显示,A股市场中仅有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圣农发展和仙坛股份4家白羽肉鸡类上市公司,从业绩表现来看,近几年的行业低迷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持续走低的鸡肉价格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主因之一。更多最新肉鸡行业市场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肉鸡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4年来,鸡肉价格都在低位运行,白羽肉鸡类上市公司为了走出低谷,应对行业严冬,也在积极的努力着。试图通过“自救”来改变业绩下滑的颓势,用创新来推动行业的发展,目前来看,企业的自救效果已经逐渐体现出来。

  作为国内最大的父母代笼养种鸡养殖企业,民和股份已形成了以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和商品代肉鸡苗生产为核心, 肉鸡养殖、 屠宰加工与生物科技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行业调整周期内,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创新,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公司不仅自主研发了肉种鸡、商品鸡全程笼养技术,其鸡苗孵化也是世界领先的。

  民和股份董事长孙希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公司投资建设了粪污处理大型沼气发电、粪污处理沼气提纯压缩项目,创建了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通过努力,公司研发的“新状态”生物全能型生态肥目前已经在全国多数地区试点。

  而在“种”上做足文章的益生股份,面对行业困局,公司也在积极的推动多元化发展以提升企业实力与抗风险能力。

  益生股份董事长曹积生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羽肉鸡这个优良品种,是世界各国的育种专家上百年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有着不可替代的基因优势。白羽肉鸡在中国的养殖历史有3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大量的祖代鸡还得从美国、法国坐飞机到烟台,希望国内的科学家能够尽快攻破育种难题,而益生股份也愿意为培育本土鸡种下本钱。

  在2015年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仙坛股份,自公司成立以来就围绕机制创新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推出“公司+农场+自养场”的经营合作模式,为应对行业寒冬,公司投入巨资来改造养殖环境,不仅与农民利益捆绑在一起,公司也得到发展壮大,这种双赢的模式还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仙坛股份董事长王寿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通过肉鸡立体养殖技术改造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盈利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友好型养殖模式,未来公司还会加大产品深加工业务。

  据记者了解,仙坛股份的定增方案目前正处在证监会反馈意见过程中,根据其募集资金的投向来看,包含熟食品加工项目的投资以及商品鸡饲养立体养殖技术改造项目。

  而在业内分析师看来,白羽肉鸡行业走过4年的低谷期,随着祖代鸡去产能化的持续,以及行业内公司不断的创新转型,白羽肉鸡产业走出行业低谷,即将迎来行业新的拐点。

  白羽肉鸡行业拐点可期

  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呙于明看来,白羽肉鸡不存在转基因、使用激素等问题。相反,白羽肉鸡是很优秀的营养产品,也是一种廉价的优质蛋白产品,其蛋白质含量在畜禽类产品中最高,为24%,而脂肪含量最低,为1%。同时,作为资源节约型产业,国家应该加大对白羽肉鸡产业的扶持力度,行业内企业应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专家看来,白羽肉鸡属于朝阳产业,而目前所受到的“待遇”显然有点不公平,白羽肉鸡不管从营养价值还是节约资源方面,都应该被重视。

  不过,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下降,而白羽肉鸡产业的去产能化依然在继续,企业的转型目前有一定的成效,但是白羽肉鸡产业何时能走出低谷,成为禽类产业中最受消费者“待见”的产品,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从当前相关上市公司的举措来看,通过行业内企业的努力,白羽肉鸡产业走出低谷的时日可期。

  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与以往几轮周期不同,此轮白羽肉鸡产业周期是在经济疲软,消费不振的背景下发生的,但随着国内去产能化提速,相关上市公司的低谷期已经过去,黎明正在来临。

  证券分析师表示,由于国家对美国、法国祖代肉种鸡引种实施封关,当前国内祖代可引种源只剩下新西兰一处,但新西兰祖代肉种鸡年产量仅20 万套,完全无法满足国内需要。这意味着2016 年国内祖代肉种鸡产能去化进一步加速。

  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2015年三季度白羽肉鸡行情依然低迷,毛鸡价格跌破5元/公斤,创7年来新低,鸡苗价格也跌至0.5元/羽,父母代鸡苗在10元/套左右徘徊,均处于成本线之下,行业亏损严重,但这种大幅亏损不可持续,去产能进一步加剧,预期将在后期有所反应,供给有实质性收缩,行业复苏拐点已不远。

  同样,证券分析师也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祖代肉引种量大幅低于均衡量,2016年鸡价反转确定。

  白羽肉鸡行业的去产能化使得行业供给得到收缩。在行业分析师对行业未来发展做出向好的研判的同时,白羽肉鸡类相关上市公司也应该从多元化考虑,如何增加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摆在白羽肉鸡类上市公司面前的难题,而产融结合正在被多元化发展的上市公司所青睐。

  事实上,资本都有一双可以借力飞翔的翅膀。农牧产业发展到今天,除了受外部影响因素较大外,其周期性等因素的叠加,导致其比较难得到银行商业信贷或私募风险资本的青睐,但农牧产业却是一个对资本需求极大的产业。农牧企业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做好产融结合这篇大文章,也正在被行业内企业所重视。

更多肉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肉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