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大型肉鸡养殖场的数量增加,养殖规模在100万只以上的养殖场由789家增长至1,028家。肉鸡养殖规模化程度提升有望缩小中国肉鸡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下对肉鸡竞争分析。
中国深加工白羽鸡肉制品的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2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8%。随着更多元化产品组合的推出,再加上追求方便和多样性的年青一代的追捧,预计总市场规模将在2018年到2023年间以22.2%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稳定增长。
我国肉鸡饲养区域十分广泛,除西藏、甘肃、青海等地肉鸡饲养量相对较少外,其他省市区均有不同规模的肉鸡养殖,肉鸡养殖主要集中在华北、华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目前我国的肉鸡产能布局基本稳定,北方的主产区主要位于山东、河南与辽宁,而南方地区主要以两广、安徽、江苏等地为主。现从六大走向来了解肉鸡竞争分析。
在行业“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新销售流通没有成型前,国内没有养殖企业提出很宏大的发展目标,仍以稳定现有产能为主,跨省、跨区发展意愿不强。企业间因养户、资源有限,区域存量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受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畜禽消费增速放缓,“生鲜鸡”新销售流通模式不成熟等因素影响,肉鸡出栏量增速放缓。但养殖业是阳光行业,肉鸡发展空间远没有饱和,目前只是阶段性过剩,未来的肉鸡产业依旧一片光明。
如城郊、乡镇保留的农贸市场进行强化卫生监督的活鸡销售,屠宰包装后进入各类超市和有冷链系统的农贸市场,餐饮酒楼的预订渠道,互联网电商渠道等。
政策层面的新流通模式推进,以及消费者处于便捷和食品安全考虑,也在逐渐接受新的消费理念,预计未来活禽屠宰屠宰后冰鲜销售的比例将逐渐提高。正在积极进行销售渠道重塑且产品质量有保证,消费者品牌营销做得好的肉鸡养殖企业将获得更好市场份额和发展。
随着新环保政策实施,政府执行力度加大,企业如果具有领先的环保优势将逐渐成为优势。种养结合是未来发展方向,以目前行业的养殖量来看,现在的粪不是太多,而是不够用的问题,要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来解决种养问题。
企业发展更趋理性,从“要规模”向“要效益”转变,从“要数据”到“要利润”转变。肉鸡养殖企业要回归基层面——饲养管理水平、疫病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风险控制能力。
肉鸡养殖人工成本、用地成本等居高不下,对整个肉鸡产业发展影响较大,部分准备进入肉鸡养殖行业的企业或个人,因过高的生产成本而徘徊;不少正在从事肉鸡养殖的企业,因过高的生产成本而正在考虑是否退出肉鸡养殖行业。肉鸡竞争分析,此次非洲猪瘟疫情给肉鸡行业带来的只是短期利好,而如何将行业内部的生产效益与价值分配优化是未来肉鸡养殖业将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更多肉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肉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