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动化加速的背景下,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能源存储解决方案,正成为行业焦点。2025年,深圳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迎来技术与产品双突破,关键指标显著提升,创新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深圳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优势,正加速布局全球市场,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商业化发展。
深圳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日益完善,从材料研发到工艺优化全方位发力,同时注重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协作。材料厂商、设备供应商与终端应用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化进程。固态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拓展应用边界,不仅在新能源汽车中持续创新,还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动船舶、储能设备及消费电子领域崭露头角。
据《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深圳就有16款固态电池新品上市。其中,深圳欣界能源的“猎鹰”锂金属固态电池以480Wh/kg的高能量密度,为eVTOL提供卓越的轻量化和续航性能,成为2024年固态电池领域的“明星产品”。深圳比克电池开发的半固态电池已在新能源汽车、两轮出行、eVTOL飞行器、防爆产品、消费数码等应用市场进行测试,市场放量在即。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分析提到深圳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通过“技术+设备+市场”的协同模式,推动了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完善。例如,深圳海目星与深圳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设备研发、市场推广等展开深度合作,为深圳在全球固态电池赛道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圳欣旺达在固态电池领域采取了明确应用场景导向策略,将低空飞行器作为技术应用的起点。该领域对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的要求极高,同时对成本敏感度较低,巡航倍率需求也相对较小,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的理想试验场。目前,欣旺达已基于半固态技术开发出两代航空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分别达到320Wh/kg和380Wh/kg。在全固态电池方面,欣旺达正逐步升级材料体系,目标在2027年实现能量密度突破700Wh/kg,并规划建设1GWh全固态电池产线,预计2026年投产。
深圳贝特瑞则在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等多条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全面布局。其低成本、高离子电导率的LATP(磷酸钛铝锂)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实现吨级出货,标志着在固态电池材料商业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贝特瑞还通过固态电解质复合技术,使用LATP对超高镍正极材料进行创新改性,大幅提升了材料的倍率性能、高温存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深圳市正加快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现已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同时,深圳还大力发展低空与空天、电子信息、先进储能等产业,为先进电池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伴随全球“碳中和”进程演进,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三样”企业已驶入出海快车道。2024年全年深圳“新三样”出口996.9亿元,增长11.5%;其中锂电池出口达651.2亿元,无人机出口145.7亿元,规模均全国领先。2025年一季度,深圳锂电池出口合计156.6亿元。
为更好推动深圳“新三样”产品国际化,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带领10余家企业赴马来西亚“抢订单、拓市场”,并与马来西亚国际商务促进协会共同举办新能源商业合作对接会,为深圳与马来西亚在新能源合作领域带来新契机。
总结
2025年,深圳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市场进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深圳在固态电池的材料研发、工艺优化和应用拓展等方面展现出强劲实力。企业在低空飞行器、新能源汽车、eVTOL等领域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并积极布局国际市场。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高效储能需求的增加,深圳固态电池产业正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更多固态电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固态电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