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中国海运行业现状、前景、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海运业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其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乃至世界经济与贸易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海洋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也是在国际货物运输中使用最广泛的。现对2013年海运现状分析如下:
我国将转变海运发展模式突破口
转变海运发展模式的目标海运产业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在国际海运事务上,实现由国际规则、技术标准的跟随者向参与制定者转变;在创新发展上,抓住新一轮海运调整和新一轮创新机遇,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由被动适应向技术和服务整体先进,优势领域实现超越、成为最先进技术创造者和最优质服务提供者,整个行业向创新发展转变;在产业空间分布上,实现由国内沿海为主向国内沿海、远海和全球布局并重转变。
构筑我国海运产业链整体参与国际竞争机制
随着各行业度过了快速发展的繁荣黄金期,重造海运产业链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就海运产业链构筑而言,我国应首先针对大宗散货提高采购集中度和议价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新增和到期的运输权益。其次是鼓励海运企业与大型货主通过股权收购、交叉持股等方式加强资本纽带合作,为互信和互动机制奠定经济基础,并通过不同合同方式,实现海运企业与需求方新的合作模式。针对涉及国家安全战略物资,应由国家安全船队参照市场价格进行运输。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能源、资源等货物运输,发挥经济安全船队作用,鼓励海运企业与货主通过长期合同方式、按照市场价格实现长期合作,也可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签订船舶长期甚至终身运输合同。对于一般贸易物资,从双方长期战略合作共赢角度,鼓励供需双方在市场机制原则下,进行资本、运输等全方位合作。最后按照市场化和互利原则促进海运企业与造船企业、中国船级社的合作,带动相关制造业发展,推动我国船舶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发展。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中心已经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在西太平洋海岸掀起一股新的热潮,而且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和跨国集团的开发都在为中国的港口建设和海运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更趋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更多海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海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