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海运业出现了罕见的“漫长低谷”,国内航运企业出现巨亏、退市、暂停上市等情形。昂首企盼多年后,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发布海运业发展战略。最新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部署了七项重点任务,并明确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以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海运强国建设。现对2016年我国海运行业现状分析。
9月3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意味着海运业期盼多年的顶层设计终于出炉。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何建中表示,这是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明确海运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经济、绿色、高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
《意见》主要包括优化海运船队结构、完善全球海运网络、推进安全绿色发展等七大重点任务。在这当中,促进海运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深化海运业改革开放、提升海运业国际竞争力等内容最受关注。
其中,针对促进海运企业转型升级,《意见》提出了完善海运企业治理结构、加快兼并重组,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度开展多元化经营、鼓励中资海运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等等内容;深化海运业改革开放,则包括积极发展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等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混合所有制海运企业。其中提及,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在上海自贸区稳妥开展外商成立独资船舶管理公司、控股合资海运公司等试点。
航运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顶层设计是就以往一些企业的反馈和意见进行了整体汇总,“比如税收问题、开放问题、金融保险等等,都是以前讲过的。整体看,没有很大意外。”
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关于国家出台扶持海运业发展的消息不胫而走,航运企业也曾就各自最关心的问题都发过声。例如,航运企业税收多,同国际不接轨,影响国际竞争力,“减负”呼声高;企业希望解决和关注的问题还包括,中小企业报废船只投入市场,低价竞争扰乱市场价格;航运基金在内的金融扶持,以通过政府引导或参与资金配置,实施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航运公司同货主尤其是大型企业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减少中间成本等等。
2016-2021年中国国际海运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针对目前海运业“规模不小、实力不强”的现状,如何提高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和活力,是转型升级、改革开放追求的目标所在。
“航运业其实是一个开放度最高的行业,也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在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鼓励兼并重组的大背景下,航运业的开放没有特别之处,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更多海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海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