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供需状况来看,海运市场的整体低迷态势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期,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依然能够看出这三大细分市场的结构及需求特点差异。徐迪认为,干散货运输市场进入壁垒最低,市场参与者集中度极低。现对2016年我国海运行业市场现状分析。目前市场仍在消化吸收前些年BDI指数暴涨所吸引的大量造船订单造成的严重运力过剩,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及世界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煤炭矿石等货类需求近几年增长疲软甚至出现下滑,短期内市场供需恢复平衡状态的可能性不大。国际集装箱运输受国际经济贸易影响较大,世界经济的疲软复苏使得需求增长缓慢。再加上近几年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世界前二十大集装箱运输公司加速联盟以消化过剩运力,由此带来的船舶大型化和联盟化进一步加剧,各大班轮公司在成本上的拼杀使得市场运价恢复十分困难。
与散货船和集装箱市场不同,油运市场是一个由货主到航运企业,包括上下游港口、运输企业等相关参与者构成的相对封闭的市场系统,对安全、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行业门槛高,且货主与航运企业已经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市场中的运输服务往往是针对不同需求定制的,以长协合同为主,且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当前航运形势低迷时期,一批竞争力弱、安全水平低的航运企业被迅速淘汰,使得油运行业门槛阻止了市场的进一步恶化,为市场逐步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此次国际原油运输市场繁荣的本质在于油价下跌的幅度及持续时间超出预期,短期需求的迅速增长使得运价快速攀升。
2016-2021年中国国际海运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数据表明,国际海运业是服务于国际贸易的衍生行业, 受到世界政治、经济以及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需求呈现较强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可能出现较大波动。而供给受限于船舶航速和订造周期的限制,变动则较为缓慢。供给对需求变动响应的迟缓导致了航运市场在运价上的剧烈波动,并形成航运市场周期。除了市场的整体周期,每个细分市场之间由于专业性程度高,实际形成了若干独立的市场, 呈现不同的小周期,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变化不同步。
那么,如何把握住市场波动中的细分市场的小周期,尤其是在海运市场整体萧条的情况下,徐迪认为,无论是应对目前的低谷,还是面对未来的机遇,都应抓住服务的本质。随着世界经贸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航运业的服务水平要求不断提升的总趋势不会改变。提供个性化不可取代的服务,而不是刻意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这是长期从事这个行业,应对市场波动的关键。同时,从企业经营层面,通过合理选择造、买船时机,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船舶经营成本。船队中投入即期和长协运营的船舶保持适当的比例,既控制风险,同时为争取短期超额利润留出空间。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国际航运研究室主任张永锋认为,在市场波动比较剧烈的时候,海运公司新增运力应该更加谨慎。国际上有一些航运公司会通过适当控制自有运力与租赁运力比例,来降低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当然,如果市场和整体经济形势都比较平稳,未来上升势头也比较明朗,也可以适当地增加自由运力。还有一点就是经营策略要灵活多变,充分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服务。
此外,对市场下一步走势的提前预判也非常重要。张永锋认为,市场变化是动态的,海运公司只有第一时间掌控相关信息,才能够随时把握客户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探索共赢模式。
更多海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海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