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达到2200亿美元,中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高达18.9万个,血液制品占产业结构比8%,基因工程药物占产业结构比44.9%,以下是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2019年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经历快速增长,从862亿元提升至2185亿元,年复合增速约为26%。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指出,未来伴随需求的不断提升及政府与资本对创新生物药的利好,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到2022年将增至4785亿人民币,保持约14%的增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9年更是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根据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现状数据,2019年2月,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2019年全年,其销售额达到79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销售额更是达到9580万元,增长迅速。同时,2019年我国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接近30亿元,增长幅度较大。
从药物研发类型来看,我国在研生物类似药大多集中在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几款全球畅销药品上。其中,热门品种中在研企业数超过10家的有三款,分别是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目前三个爆款药物国内均有生物类似药获批。
2019年国内医疗总费用(剔除社保基金、商业健康险结存和社会办医等支出)达4.20万亿,同比增长13%,明显高于同期GDP和财政支出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9%和8.2%),但拆分来看,财政投入正在放缓,企业/居民是近年来医疗总费用的主要增长来源。19M1-11医保收入增速已相比18年同期呈现放缓趋势,结合中国劳动力人口占比减少、经济新常态等因素,我们判断医保收支压力将长期存在。
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483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1437家,亏损面19.2%,较上个月增长8.7个百分点。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现状指出,2019年前两个月医药行业亏损总额33.3亿元,同比增长9.2%。
目前,我国总体仿制药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左右,占总药品消费市场的约40%。然而在我国现有的18.9万个药品批文中,其中95%是仿制药批文,制药企业全部以仿制药为主。正是由于集中度太低,导致我国药品市场上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严重,极易引发恶性价格竞争。在3244个化学药物品种中,262个品种占据了注册文号总量的70%。医药产品产能利用率非常低。
可以预见到,未来低壁垒仿制药份额会缓慢下降,这类产品将会去产能化,带动行业集中度提高;高壁垒仿制药份额逐渐提升,优质品种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新技术对解决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医药产品的研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上便是生物仿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生物仿制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仿制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