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经历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速约为26%,占全球TOP200药品销售量44%,单抗是其中最大的品类,以下是生物仿制药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生物仿制药行业分析指出,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器官、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2010年行业销售收入为1062.45亿元,同比增长41.12%,为近年来最大增幅。生物仿制药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2019年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为3417.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增速放缓。
2019年2月,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2019年全年,其销售额达到7900万元;2020年上半年,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销售额更是达到9580万元,增长迅速。同时,2019年我国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接近30亿元,增长幅度较大。
创新药的市场规模占中国制药市场总规模的56.1%,生物类似药占比44%。此外,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也有望因各种有利因素(例如支持优质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开发的政策)实现可观的增长。
销售收入居前的十个省份销售收入占比达80.68%,行业区域分布较为集中。生物医药主要包含血液制品、疫苗、诊断、单抗等医药业的发展。
为加快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仿制药行业政策及环境指出,“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了生物医药行业作为国家战略前沿领域产业的地位。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将加速推动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及产业化进程。
已经有31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两票制”整体实施方案,福建、安徽、重庆、青海、陕西、山西、宁夏、辽宁、天津、黑龙江、四川、广西(试点城市)、吉林、湖南、甘肃(三级医院)、云南(省级医院及试点城市三级医院)等16个省市区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总体来看,“两票制”的实行对医药流通企业影响深远,随着“两票制”的推行,冗余的药品流通企业得到精简,促使医药批发企业降低对其他医药批发企业销售(商业调拨业务)的依赖,因而有助于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保证用药安全、降低药品成本,以上便是生物仿制药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所有内容了。
更多生物仿制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仿制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